-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电2_4
马上进入 ?第 4 讲 ? 主要内容TTL反相器其它TTL逻辑门TTL集电极开路门、三态门TTL系列介绍、产品举例本章小结TTL 反相器VCCR1+5VR4R24kΩ130Ω1.6kΩT3T1ADT2YuI3.6VuOD1T4R30V1kΩ中间级输出级输入级Y = A1、电路uI=0V时,iB1流入发射极,iB2=0,T2截止,T4截止,T3与D导通,uO=3.6VuI=3.6V时,T1倒置,iB1流入T2基极,T2和T4饱和导通,T3与D截止,uO=0.3VTTL 反相器VCCR1+5VR4R24kΩ130Ω1.6kΩT3T1ADT2Y+VCCuI3.6VuOD1T4RCRR30VD51kΩD1AYTBD2D4R1中间级输出级输入级TTL2、与DTL对比输入级的演变:几个二极管换成了一个(多发射极)三极管,逻辑关系相同,速度更快DTL中间级的演变:DTL中的D5换成T2,逻辑关系不变,但放大作用使输出管更快导通。输出级的演变:将DTL中的RC换成T3、D、R4,组成有源负载,提高输出级的负载能力。TTL 反相器3、静态特性(1)输入特性a.输入伏安特性iI/mAIIH120uI/V注意两点:uI=0时,iI=-1.075mA,称为输入端短路电流IISuI=3.6V时,iI=14.5μA,称为输入端漏电流IIH-1IISiI以流入为正,流出为负TTL 反相器uI/VuI/V221.41100ROFFROFF22RONRON4466Ri/kΩRi/kΩ由图可知,当Ri2.5kΩ时,反相器导通,uO=0V。定义开门电阻Ron=2.5kΩ,输入端接电阻大于开门电阻时,相当于接“1”。当Ri0.7kΩ时,反相器截止, uO=3.6V。定义关门电阻Roff=0.7kΩ,输入端接电阻小于关门电阻时,相当于接“0”。3、静态特性(1)输入特性b.输入端负载特性TTL 反相器b.输入端负载特性总结:对于TTL门电路,输入电压能控制门电路,接电阻也可控制。TTL门电路中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方法:悬空:相当于接“1”经电阻接电源:接“1”,防干扰与其它接入端接在一起经小电阻接地:相当于接“0”经大电阻接地:相当于接“1”TTL 反相器uO/V拉电流灌电流uI=uIL32uI=uIH1-20-100102030iO/mA3、静态特性(2)输出特性典型值:IOL=16mAIOH=-400μATTL 反相器uO/vA(0V,3.6V)B(0.6V,3.6V)C(1.3V,2.48V)D(1.4V,0.3V)E(3.6V,0.3V)4BA3C21DE01234uI/v3、静态特性(3)电压传输特性TTL 反相器3、静态特性主要参数:输出电平:UOH: 3.6V (2.4V)UOL: 0.3V (0.4V)UIH: 3.6V (2.0V)UIL: 0.3V (0.8V)开门电平,关门电平,阈值电平Uon: 2.0V Uoff: 0.8VUth: 1.4V抗干扰能力(噪声容限)UNL=UNH=0.4VTTL 反相器4、动态特性(1)传输延迟时间tPHL:高电平变低电平的传输延迟时间;(典型值8ns)tPLH:低电平变高电平的传输延迟时间;(典型值12ns)tPD:平均传输延迟时间。(典型值10ns)(2)电源电流静态电源电流(无负载时)典型值如下:uI=0V时,iCCL=1.075mAuI=3.6V时,iCCH=3.225mA马上进入 ?第 4 讲 ? 主要内容TTL反相器其它TTL逻辑门TTL集电极开路门、三态门TTL系列介绍、产品举例本章小结其它TTL基本逻辑门1、TTL与非门2、TTL或非门3、与门、或门、与或非门、异或门1、TTL与非门VCCR1+5VR43.6VR24kΩ130Ω1.6kΩT30VT1ADT2YuIuOBT4R3D1D21kΩ中间级输出级输入级电路原理原理类似非门: T1为多发射极三极管,uA和uB只要有一个为低电平,则T1基极电流都流向发射极,T2、T4截止,T3和D导通,uY=3.6V; uA=uB=3.6V时,T1反置,T2导通,T4饱和导通,T3和D截止,uY=0V。2、TTL或非门VCCR1+5VR4R24kΩ130Ω1.6kΩT3T1DAT2YuOD1T43.6VR3R1’1kΩT2’0VBT1’D1’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电路特点: 在非门的基础上将输入端相关电路复制生成另一输入端。2、TTL或非门VCCR1+5VR4R24kΩ130Ω1.6kΩT3T1DAT2YuOD1T43.6VR3R1’1kΩT2’0VBT1’D1’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 原理分析: uA/uB只要有一个为高电平时,T1和T1’必有一个有电流流入T2或T2’的基极,使T2或T2’以及T4导通,uY=0V; uA=uB=0时,T2和T2’截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pptx
- 挪威三文鱼分割陈列和销售培训.pptx
- 七年级语文华南虎21.pptx
- 普通物探重力勘探的数据处理.pptx
- 期货套期套利及期权计算.pptx
- 其他税会计课件资料.pptx
- 品牌个性的定义.pptx
- 企业会计财务分析培训材料财务高手.pptx
- 企业会计与财务教学辅导.pptx
- 企业筹资的核算会计学.ppt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