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深院士施雅风,刻在冰川上爱绵延无尽
资深院士施雅风,刻在冰川上爱绵延无尽
中国冰川学泰斗施雅风院士和夫人沈健幸福地跨过了他们金婚之年。在自己家里,两位老人像年轻人一样依偎着,头挨着头开怀大笑,甜蜜而深情。是的,施雅风院士在事业中焕发着青春,他们的爱情也永远不老。
从同乡到伴侣
施雅风院士与冰川有不解之缘,他是中国冰川研究体系的开拓者。说也有意思,以大山为工作对象的施雅风,小时候没见过山是个什么模样。他与夫人沈健的爱情源头,在他们的故乡江苏海门,那是长江边的沙洲地带,看惯的是江水滔滔,船舟往来。
施雅风的父母都是农民,生育了6个孩子,只存活了3个,比施雅风大15岁的姐姐出嫁农家,终身辛劳。他的哥哥施成熙是家族中第一个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后来成为河海大学教授。他以哥哥为榜样,读书极为刻苦,尤其喜爱地理知识。有一年暑假家人在乘凉,堂哥考问他,能不能说出我国所有铁路的起迄??点,他脱口而出,而且丝毫不差,叫在场的大人们啧啧称奇。
1937年,施雅风考入浙江大学史地系,师从于叶良辅教授等著名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日军侵华战争爆发,他深感国家贫弱受人欺辱,更加激发了读书报国的进取心。1942年他本科毕业,在叶良辅教授指导下撰著的论文获教育部奖。1944年读完研究生,获硕士学位,进入中国地理研究所当助理研究员。他参与成都平原的土地利用、三峡工程水库区的地貌和经济等野外调查,写出有价值的考察报告。他目睹旧中国农村的悲惨实际,从不问政治到向往光明,世界观发生了深刻变化。1947年,他在南京秘密加入中共地下党组织。
1948年,已经29岁的施雅风仍是个单身汉。按说以他的学历和条件,找个对象并不难,难的是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真正的知音。
这时,施雅风在浙江大学的一个同窗好友给他引荐了海门同乡沈健。沈健比施雅风小7岁,出生于书香门第,上海立信会计学校毕业,在当时的淮河工程局任职。在海门他们读过同一所中学,只是施雅风比沈健高几届。他们一见如故,仿佛前世有缘。施雅风觉得沈健纯真文静,知书达理,保持着老家人的质朴。而沈健的眼里,施雅风待人诚恳,风趣幽默,非常值得信赖。没有花前月下,没有舞厅酒吧,他满肚子的地理知识,坐地日行八万里,叫她大长见识。
沈健也是个有正义感的热血青年,施雅风对时局的分析和看法,她十分赞同。她并不知道,作为地下党员的施雅风利用公开身份,通过可靠朋友收集了许多与军事有关的情报,如南京下关车站军车过往数量与到达的地点,下关首都电厂的设备与人员状况,三天一报的长江天气与风向,银行电台截获宋子文发给蒋介石的密电,等等。淮海战役后,施雅风参与抵制科研机构搬迁,保留仪器设备,动员著名科学家留在南京迎接解放,为新中国建立作出了一分贡献。
1950年初,在新中国诞生两个月后,施雅风与沈健的爱情瓜熟蒂落,这对有情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天,施雅风雇了一辆三轮车,把新娘子从娘家接到鼓楼二条巷地理研究所的宿舍。当年结婚的情景,施雅风与沈健两位老人记得很清楚。结婚不要那些排场,就准备些喜糖,备了个笔记本,有单位同事和朋友来了,签个名留个纪念。记得研究所同事合起来买支派克笔,送给我们。我们也没有还礼。那时大家都不讲究,蛮开心。家里人也就是吃了一顿饭。
靠冰川再近些
1953年,施雅风调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就任。1954年起,他兼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副学术秘书,参与制订50年代中国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沈健也随调北京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工作。沈健生孩子时施雅风都不在家,不免有些内疚。她却说:你放心地去干你喜欢的事业吧,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1957年6月,施雅风和两位年轻同事前往甘肃,考察河西走廊和祁连山西脉。他们登上海拔4500米的马厂雪山,这是施雅风有史以来面对着真正的冰川。这里空气清新,冰川晶莹,正是这冰川的融水,滋养山谷平原的草地和牲畜,给当地的蒙古族牧民以生命之源。
当晚下山后的施雅风躺在一家牧民的蒙古包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思考着:高山冰川是高山固体水库,祁连山有这么好这么多的冰川,只能灌溉少数平原,山北边还有大片大片干旱荒漠。高山冰川对于西北干旱区绿洲的形成作用重大,而中国对于冰川研究是一个空白,不搞不行啊。
多年后,施雅风成为举世闻名的冰川专家,有一位记者采访时问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促使你对冰川研究感兴趣的?施雅风就如实讲了上面的故事,他说:我有幸较早遇上了冰川。那次我一见冰川,就爱上了它,至今不变。
1958年6月,中国第一支冰川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奔赴兰州。7月1日,在祁连山腹地柳条沟地区的托赖山脉,施雅风和队员带上水壶、干粮,拄着土冰镐,脚蹬长筒胶鞋,登上海拔5143米高的冰川最高点。阳光下,这条银光闪亮的冰川逶迤北上,宛如银龙飞舞。面对如此奇观,数十位考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沸石转轮 RTO设计方案.docx VIP
- (完整版)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江苏省南京市2026届高三年级9月学情调研英语试卷(含解析,无听力音频无听力原文).pdf VIP
- 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上册复习知识点.doc VIP
- 地方高校工科类微专业建设策略.pptx VIP
- 2023年湖北恩施州鹤峰县选调工作人员11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大唐集团工程管理制度.docx VIP
- 人教版(PEP)六年级英语上册复习知识点.pdf VIP
- 三洋电梯图纸VF210-VF310-VF320-VF330电气原理图纸SANYO-E-01.pdf
- 外国教育史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