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大学精品X-Ray物象分析PPT
3. XRD物相分析实务 3.1. 定性分析 3.1.1 定性分析原理 3.1.2 PDF卡片 3.1.3 索引 3.1.4 单相物质的定性分析 3.1.5 多相物质的定性分析 3.2. 定量分析 3.2.1 定量分析原理 3.2.2直接比较法 3.2.3 内标法 3.2.4 K值法 3.1.1 定性分析原理 X射线物相分析是以x射线衍射效应为基础的。 任何一种晶体物质,都具有特定的结 构参数(包括晶体结构类型、晶胞大小、晶胞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数目的多少以及它们所在的位置等),它在给定波长的X射线辐射下,呈现出该物质特有的多晶体衍射花样。 3.1.1 定性分析原理 多相物质的衍射花样是各相衍射花样的机械叠加。 The reaction between two solids Al2O3 and MgO to form MgAl2O4 may be monitored b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3.1.2粉末衍射卡片(PDF) 多晶体的衍射花样是鉴定物质的根据。 Hanawalt早在30年代就开始搜集了上千种物质的衍射花样,保存为标准卡片--粉末衍射卡片(PDF)。 每年补充更新。 既包括实验测量的数据,又包括由计算得到的数据。 PDF卡片 PDF卡片 第1部分表示面间距和相对强度 第2部分为三根最强衍射线的面间距和相对强度 第3部分 为试样的最大面间距和相对强度; 第4部分 物相的化学式和名称。右上角标号★表示数据高度可靠;○表示可靠性较低;无符号者表示一般;i表示已指数化和估计强度,但不如有星号的卡片可靠;有c表示数据为计算值。 第5部分所用实验条件 9 PDF卡片 第6部分 物相的结晶学数据 第7部分 物相的光学性质数据 第8部分 化学分析、试样来源、分解温度、转变点、热处理、实验温度等 第9部分 面间距、相对强度和干涉指数 9 3.1.3 索引 编制索引,以便从数以万计的卡片中迅速取出所需卡片。 索引分为字母索引和数字索引两种。 戴维字母索引 若已知分析的对象中可能含有某种相,可通过字母索引将有关卡片找出,与待定衍射花样对比,迅速确定物相。 检索者一旦知道了试样中的一种或数种化学元素时,便可以使用这种索引。 根据英文名称的第一字母顺序编排。在名称后面列出物质的化学式、其衍射图样中三根最强线的d值和相对强度,以及物质的卡片序号。 哈氏(Hanawalt)数字索引 当待测样品中的物相或元素完全不知时,可以使用数字索引。 每条索引包括物质的三强线的d和I/I1、化学式、名称及卡片的顺序号。面间距下的小角码表示相应的相对强度:x表示100,7表示70,余类推。 考虑到影响强度的因素比较复杂,为了减少因强度测量的差异而带来的查找困难,索引中将每种物质列出三次。分别以d1d2d3、d2d3d1、d3d1d2进行排列。 三强线的面间距值从大到小按顺序分组排列,按各物质三强线中第一个面间距的递减次序分成51个小组。在每一小组内,各物质按第二个面间距的递减次序排列。若在同一小组有几种物质的第二个面间距相同,则再按第三个面间距值的递减次序排列。 3.1.4 单相物质的定性分析 根据待测相的衍射数据,得到三条强线的晶面间距并估计它们的误差:d1土△ d1, d2土△d2,d3土△ d3 根据d1土△ d1 (或d2土△d2,d3土△ d3 ),在数值索引中检索适当d组,找出 与d1、d2、 d3值符合较好的一些卡片 把待测相的三条强线的d值和I/I1值与这些卡片上各物质的三强线d值和I/I1值 相比较,淘汰不相符的卡片,最后获得与试验数据吻合的卡片,即为待测物相,鉴定工作便告完成。 第一章 X射线物相分析 1. X射线的产生及其与物质的作用方式 2. Debye 相机和X射线衍射仪 3. XRD物相分析实务 ? 1. X射线的产生及其与物质的作用方式 1.1 X射线的发现 1.2 X射线的本质 1.3 X射线的产生 1.4 X射线命名规则 1.5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6 三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1.1 X射线的发现 英国的克鲁克斯,德国的赫兹、列纳德等发现阴极射线; 维尔茨堡大学教授伦琴,夫人贝尔塔,1895年11月8日,星期五; 在1895年末,论文《一种新的射线初步报告》, 1896年1月23日,伦琴研究所关于新射线的报告会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The wavelength of radiation produced by an object is usually related to its temperature. 与X射线及晶体衍射有关诺贝尔奖获得者 1.3 X射线的产生--装置: 板状阳极、热阴极、高压电场。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高尔夫差点系统会员入会申请书.doc
- 江苏国泰(002091)公司2023年财务分析研究报告.doc
- 2024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物分析(3)参考答案.docx
- DB11T 383-202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ocx
- 总体国家安全观授课.pptx VIP
- 一种聚4-甲基-1-戊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pdf VIP
- DB11T 1832.2-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2部分:防水工程.docx
- 普外科麻醉科运用PDCA循环提高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有效率QCC品管圈成果汇报书.docx
- 海信BCD-203FH电冰箱使用说明书.pdf
- 哈工大尹海洁社会统计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