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盘形凸轮设计说明书.doc
传统盘形凸轮设计说明书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凸轮机构的设计中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已日益普遍。它不仅使设计工作量大为减少,设计速度大为提高,而且可大大提高凸轮廓线的设计精度,从而更好的满足设计要求。
㈠ 凸轮的分类:
⒈ 凸轮按形状分类可以分为:
⑴盘状凸轮(plate cam):具有变化半径盘状体,从动在垂直于凸轮的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
⑵楔形移动凸轮(wedge cam):将盘形凸轮一个扇形部分绕在圆锥上---锥形凸轮,即在圆锥体上开有曲线槽,从动件运动与圆柱凸轮相同。
⑶柱状凸轮(cylindrical cam):移动凸轮绕在圆柱体上→圆柱凸轮。实际上是在圆柱体上开有曲线槽端面上做成曲面形状,从动件与在凸轮轴同一平面或平行平面内移动,摆动。
⒉ 按从动件与凸轮的接触形式分类可以分为:
⑴尖底从动件(a knife edge follower): 点接触,易磨损,传
力不大。2.滚子从动件(a roller follower):线接触:磨损小,
传力大
⑵平底从动件 (a flat-face follower):平面接触,接触处易形成油膜,高速。
⒊ 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可以分为:
⑴往复移动凸轮机构(reciprocating)
⑵摆动凸轮机构(oscillating)
⒋ 按锁合方法分类可以分为:
⑴力封闭(弹簧 、重力)
⑵ 形封闭(槽形、等宽矩形、等径、共轭)
㈡ 凸轮设计的现状
传统的盘形凸轮设计主要有图解法和解析法。图解法直观简单,但是手工作图选取的等分数有限、精度差。以此为基础的手工画线加工表面精度都比较低。对于从动件运动规律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凸轮,手工操作难以胜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用解析法使绘制从动件运动规律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凸轮成为可能,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人这次尝试在解析法的基础上,借助VB6.0 编制了一个简化的对心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设计软件。
一个凸轮机构的完整设计过程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使用场合和工作要求,选择凸轮机构的类型
根据工作要求选择或设计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根据机构的具体结构条件,初选凸轮的基圆半径
设计的目标是保证凸轮机构在既满足工作对从动件的运动要求又具有良好的受力状况的前提下,机构的结构尽可能紧凑。凸轮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一CAD系统的不足。因此,凸轮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空间是十分巨大的。
1数控技术课程设计的目的: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是机电专业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学生所学《数控技术》课程和其它有关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性练习,旨在使之巩固,充实,系统化,并得到进一步扩展。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机会。通过对数控机床典型部件的结构设计和零件编程的集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数控机床的结构原理,设计方法以及用编程方法处理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集体技巧得到训练,提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任务:平面凸轮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设有凸轮如图1所示。凸轮转角t与
从动件位移s的关系即凸轮轮廓的展成平面
图如图2所示。
要求分析凸轮的曲线规律,设计一个软件能够用于平面凸轮的参数化绘图和生成数控加工的代码。即:
1.有一个凸轮设计的友好界面; 图1
2.能够按照用户要求生成凸轮的曲线
轮廓,对于非圆几何形状可采用直线或圆
弧逼近的方法生成曲线;
3.能够生成数控代码; 图2
凸轮设计中涉及的有关参数可自行设定,或参考图2中的参数。
3设计的主要问题:
(1.如何通过计算机得出用户所需的凸轮图形。
在数控编程的学习中,我们学习过几种非圆曲线逼近的方法:1)等间距直线逼近法,2)等弦长直线逼近法,3)等误差直线逼近法,4)圆弧逼近法。鉴于等间距直线逼近法比较简单、易懂,而其余三种方法非常复杂,故本人采用了等间距直线逼近法作曲线的形状。下面对此方法作简要介绍:
等间距直线逼近法是使每一个
程序段中的某一个坐标的增量相等。
右图表示加工一个凸轮时,x坐标
按等间距分段时结点的分布情况。
将x1~x7的值代入方程y=f(x),可
求得y1~y14的值,从而得到结点
A1~A14的坐标值。把A1~A2、A2~A3…A14~A1用直线连起来,即可得到曲线图形。间距大小一般根据零件加工精度要求凭经验选取。求出结点坐标后再验算逼近误差是否小于允许值。
等间距法计算简单,但由于取定的间距应保证曲线曲率最大处的逼近误差小于允许值,所以程序可能过多。
因为目前数控机床的精度一般为0.01,故在本软件中,我采用的间距为0.1mm,即x轴每隔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JG-203A型溶解氧分析仪使用手册.doc
- TC-432B 4分32 程控电话交换机说明书.doc
- TMailer电子邮件系统普通用户操作手册.doc
- TQ-EMF型电磁流量计使用说明.doc
- WebSphere控制台配置说明.doc
- WJ-6000遥测终端机-数据采集系统软件使用说明.docx
- Word文档批量处理大师使用手册.doc
- XNR-400B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说明书.doc
- YK-90B型颗粒机使用说明书.doc
- ZC4136型低失真度测量仪使用手册.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