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3 08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PPT.ppt

植物生理学3 08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生理学3 08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PPT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本章重点和难点;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作用 Essential Mineral Elements of Plants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植物体内的元素 ;二.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确定标准和确定方法 ;莴苣的无土栽培;溶液培养中的注意事项:;无土栽培/溶液培养的生产前景:;大量元素 : 9种 (占植物体干重的0.01%~10%);(1) 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 ;吸收 N :无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 有机态氮,如尿素等。 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16—18%。 是细胞质、细胞核和酶的组成成分。 核酸、叶绿素、某些植物激素、维生素的组成成分。;氮肥过多时,营养体徒长,抗性下降,易倒伏,成熟期延迟。 植株缺氮时,植株矮小,叶小色淡,产量低。 ;①磷脂和核酸的组分,参与生物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构成。 ②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核苷酸的衍生物(如ATP、FMN、NAD+、NADP+和CoA等)在新陈代谢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③在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缺 P 时,植株矮小,叶色暗绿,生育期延迟,产量降低,抗性减弱。 P 过多,易产生缺Zn症。;草莓;; 呈离子状态 ①很多酶的活化剂,是40多种酶的辅助因子。 ②调节水分代谢,调节气孔开闭、蒸腾。 ③促进能量代谢。作为H+的对应离子,向膜内外转移,参与光合磷酸化、氧化磷酸化。;K 不足时,叶片出现缺绿斑点,逐渐坏死。;①构成细胞壁。 ②钙与蛋白质形成钙调素(CaM)。 Ca2+ 和CaM结合,形成有活性的Ca2+·CaM复合体,起“第二信使”的作用。 ;缺 Ca 时生长受抑制,严重时幼嫩器官、生长点坏死。 ;①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②许多酶的活化剂。 ;;①含硫氨基酸和磷脂的组分,构成蛋白质、生物膜。 ②CoA、Fd的成分之一。;①叶绿素合成所必需。 ②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Fd的组分。 ;缺Fe时,由幼叶脉间失绿黄化,但叶脉仍为绿色;严重时整个幼叶变为黄白色。 ;①促进糖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②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3)锰 ;缺Mn时,叶绿体结构会破坏、解体。叶片脉间失绿,有坏死斑点。 ;Trp合成酶的组分, 吲哚 + Ser Trp Trp是生长素合成前体;; ???参与氧化还原过程。 ②光合电子传递体PC(质体蓝素)的组分。 ;;氮代谢 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 ;参与光合作用水裂解, 放O2 ;返回;植物的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 ;§2 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Absorption of Mineral Elements by Plant Cells;跨膜离子运输蛋白;由细胞膜内在蛋白构成的进行离子跨膜运输的孔道。 ;离子通道运输离子的模式图 ;(二)离子载体 (ion carrier);单向运输载体模型 A. 载体开口于高溶质浓度的一侧,溶质与载体结合 B. 载体携带溶质顺着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运输 ;Kinetic (A) and cartoon (B) representations of the activity of the carrier C, illustrating the transport of solute S from an extracytosolic compartment (outside, o) to the cell interior (inside, i). Carrier binding sites are not actually thought to move from one side of the membrane to the other. Instead, conformation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port reaction may be quite subtle.;经通道或载体转运的动力学分析 ;(三)离子泵 (ion pump);离子泵逆着化学势梯度运输阳离子(如H+) (A, B)在膜内侧结合阳离子并被ATP磷酸化。(C)磷酸化导致构象变化,使阳离子暴露于细胞外并扩散出去。(D)释放Pi,构象复原。;ATP驱动质膜上的H+-ATP酶将H+泵出;离子泵作用的机理 A. 初级主动运输 B,C. 次级主动运输;二、离子跨细胞膜的运输机制;(二)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 质子泵主要为存在于细胞膜上的H+-ATPase,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驱动H+的跨膜转移 (初级主动转运,p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