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生分析课程溶剂萃取法PPT
第三章 萃取分离法;分类;一.液 液 萃 取;液-液 萃 取;3.1萃取分离的基本参数;(3)萃取百分数E;E与D的关系;(4)分离系数β;物化中,对于热力学体系,一定T、P下,A在两相中达到平衡时:;用PA表示热力学分配常数:;例1.I2在水相和有机相中存在形式对D
的影响;例2.pH影响:用乙醚萃取苯甲酸;讨论
D与水中[H+]浓度有关:
若[H3+O]↑,则pH↓、D↓,
溶质大部分留于水相中;
若[H3+O]↑,则pH↓、D↓,
溶质大部分进入有机相中;
对于弱酸、弱碱萃取,注意pH
;例3.连续萃取;;讨论
A. V有/V水与D对mn的影响相同,
可以相互补偿
B.若V有一定,通过少量多
次萃取可以提高E
; 3.2萃取过程和萃取体系的分类;;(3)萃取体系的分类;3.3几种重要的萃取体系的讨论;3.3.1形成鳌合物的萃取体系;(2) 萃取速率;;;注意:
推导中作了几个假设:
被萃取金属离子在有机相中只有一种存在形式;
被萃取金属离子在水相以离子形式存在;
假定溶液为稀溶液。;萃取条件的选择:
萃取剂:能形成稳定的鳌合物、酸性强的萃取剂,且形成鳌合物疏水性强
萃取溶剂
萃取酸度;;;例:用乙醚萃取FeCl3——佯盐萃取;;需要注意的问题:
溶液酸度:酸度足够
溶剂:RORROHRCOOHRCOOR
RCORRCOH
络阴离子的亲水性和稳定性:
亲水性弱,稳定性好;需要注意的问题:
盐析作用
1阴离子↑,同离子效应
2减少了水分子与被萃取金属离子的结
合能力
3减弱水的偶极矩作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盐析作用;3.3.3 三元络合萃取体系;(2) 协同萃取体系
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萃取剂,大大提高萃取效率
Uo22+-TTA-TBPO
La+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形成的螯合物为La(HTTA)3(H2O)2,加入1,10—邻二氮杂菲或2,2—联吡啶等杂环萃取剂(以S表示),它表示置换上述螯合物中的水分子形成La(HTTA)3S三元络合物 ;3.3.4 有机物的萃取; 3.5 萃取操作;;二.双水相萃取技术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ATPE; 双水相萃取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
1956年瑞典伦德大学的Albertsson发现双水相体系1979年Kula和Kroner等人将双水相体系用于从细胞匀浆液中提取酶和蛋白质,使胞内酶的提取过程大为改善。
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其条件温和,容易放大,可连续操作,目前,已成功的应用于蛋白质、核酸和病毒等生物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双水相体系也已被成功的应用到生物转化及生物分析中。
;水相萃取的原理及特点 ;;双水相萃取与水一有机相萃取的原理相似,都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但萃取体系的性质不同.当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作用和各种力(如憎水键、氢键和离子键等)的存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同。分配系数K等于物质在两相的浓度比,由于各种物质的K 值不同,可利用双水相萃取体系对物质进行分离;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特点
(1)系统含水量多达75% ~90%,两相界面张力极低,有助于保持生物活性和强化相际间的质量传递,但也有系统易乳化的问题,值得注意。
(2)分相时间短(特别是聚合物/盐系统),自然分相时间一般只有5~15min。
(3)双水相分配技术易于连续化操作。若系统物性研究透彻,可运用化学工程中的萃取原理进行放大,但要加强萃取设备方面的研究。; (4)目标产物的分配系数一般大于3,大多数情况下,目标产物有较高的收率。
(5)大量杂质能够与所有固体物质一起去掉,与其它常用固液分离方法相比,双水相分配技术可省去1~2个分离步骤,使整个分离过程更经济。
(6) 有生物适应性,组成双水相的高聚物及某些无机盐对生物活性物质无伤害,因此不会引起生物物质失活或变性,有时还有保护作用。
;影响分配比的因素 ;影响分配比的因素;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 ;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皂甙,又称甘草酸,采用乙醇/磷酸氢二钾双水相体系萃取,分配系数达到12.8,回收率可达98.3 %。
选用PEG/磷酸盐体系在一定温度、pH条件下萃取银杏浸取液,主要药用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进入上相,达到分离的目的,最佳条件在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子病历系统01概述PPT.ppt
- 电子病历管理系统PPT.ppt
- 电子病历的质量监控管理及其对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济南会议)3PPT.ppt
- 电子病历系统质控演讲1PPT.ppt
- 电子显微分析2012上课PPT.ppt
- 电子病历系统建设(韩志江)PPT.ppt
- 电子病历系统架构与数据处理PPT.ppt
- 电子白板应用PPT.ppt
- 电子病案的现状与进展PPT.ppt
- 电子监管码药监码有什么用途PPT.pptx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原卷版).doc
- 浙江省普通高中尖峰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英语(原卷版).doc
-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原卷版).doc
-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功和机械能(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内能及其利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压强(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机械运动(原卷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解析版).doc
- 福建中考物理5年(2021-2025)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2 声现象(原卷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