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理基础(彩超)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物理基础(彩超)PPT

第四节 超声波的发生与接收 一、压电效应 定义:对某些非对称结晶材料进行一定方向的加压或拉伸时,其表面将会出现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具有此性质的材料称为压电材料,分为压电晶体、极化陶瓷、高分子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等。 1、正压电效应 定义:由外力作用引起的电介质表面荷电效应, 称为正压电效应。 结晶受到特定反向的加压或拉伸而发生形变时,在其两个受力界面上引起内部正负电荷中心相对位移,在两个界面产生等量异号电荷,其电荷密度与所施加的外力成正比。 * 第一章 超声医学的物理基础 第一节 声波的定义 一、定义 定义:物体的机械性振动在具有质点和弹性的媒介中 的传播现象称为波动,而能引起听觉器官有声 音感觉的波动则称为声波。 振源 :声带、音叉、鼓面 介质:空气、人体组织 接收:鼓膜、换能器 分类:纵波、横波 二、纵波 定义:即介质中质点沿传播方向运动的波。 介质发生周期性疏密 变化,为胀缩波。 存在于理想流体(气  体和液体)中。 除骨路、肺外人体组 均以纵波传播。 诊断与治疗的超声主 要是纵波传播。 三、横波 定义:是指介质中的质点都垂直于传播方向运动的波 只能使介质形变,不 能体变,为畸变波 存在于高粘滞液体或 固体。 人体骨骼不但传播纵 波,还传播横波。 一、频率与周期 定义:介质在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为频率(f),单位 为Hz,而在平衡位置来回振动一次的时间则称 为周期(T)。 16Hz : 次声波 16--20000Hz:可闻波 20000Hz:超声波 医用常为:2~10MHz 二、声速 定义:指声波在传播介质中的运行速度,用c表示。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速有所差别,它取决于介质的弹性(k)和密度(ρ)。通常,弹性(K)/密度(ρ)比大的物体声波传播的速度高,反之则低,即:   K C=───   ρ 二、声速 从声波传播速度考虑,人体组织可分3类: 软组织:约1541m/s 气 体:约350m/s 骨 骼:约3852m/s 医 用:以软组织的 平均声速 t 组织厚度=C·─── 2 可通过声速测量软组织的厚度 三、波长 定义:声波在完成一次完全振动的时间内所传播的距 离称为波长,以λ表示。 超声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声速已确定不变,频率与波长间的关系为:频率愈高则波长愈短;频率愈低则波长愈长,两者间呈反比。 综上所述 频率、声速与波长间的关系如下:      c λ=── 或 c=fλ f 周期(T)为频率的倒数,即:    1 T=───   f            λ  故:λ=C·T 或 C=───             T 四、声阻抗 定义:介质中某点的声压P与质点振动速度V之间比为 该点的声阻抗(Z)。 意义:表示介质传播超 声波能力的重要 物理量。 数值:决定与介质密度 ρ与该介质中的 声速C。  Z=ρ·C 单位为Kg/m2·s 第三节 超声波的特性 一、声反射 定义:声波传播到两种阻抗不同的介质界面上, 如界面尺寸远大于波长时,便会引起部 分或全部声能的返回。 反射波的声压与入射波的声压成正比,并与两种介质的声特性阻抗、声速和入射角等因素有关。 一、声反射 反射定律:入射角θi的正弦与反射角θr的正弦之比,等于入射波在第一介质中的声速Cl与反射波在同一介质中的声速C1‘之比。  Sinθi  Cl    ───=── Sinθr C1   一、声反射 两种介质的声特性阻抗相差越悬殊,声反射就越强烈;反之,声反射就弱,其强弱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