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放大 1、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2、显微镜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大倍数变大 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 10x10 10x40 扩大4倍 8 2 除以扩大的倍数(4) 放大 (二)倒立:上下左右相反 1、如下图经显微镜放大后得到: 将原物体旋转180°即可。 放大 旋转 思考:字母t的物像是什么? (三)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物像偏左下方 结论:物像偏于什么方向,玻片就向什么方向移动 3.对光问题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4.倍数问题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低倍镜与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比较: 物象大小 细胞数量 视野明亮 离载物台 低倍镜 高倍镜 大 更大 多 少 亮 暗 远 近 5.污点问题 (1)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出现的位置是目镜、物镜和装片上。 (2)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如果污点跟着动,则污点在装片上;如果移动装片或转动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6.维护问题 (1)显微镜还原时,要把两个物镜偏向两旁。如果物镜正对镜筒,长期放置可能会有灰尘落到物镜镜头上,弄脏物镜镜头。 (2)镜体用纱布擦拭,镜头脏需用擦镜纸擦拭。 1.将一根手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能否看清其内部结构? 提示: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 2.如果一个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这个物体在玻片的哪一位置?要想将该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应向哪一个方向移动玻片?为什么? 提示:(1)左下方;(2)右上方;(3)因为显微镜成的是倒像。 3.小明在对光的过程中,没有找到明亮的视野。请你分析其 中的原因。 提示:(1)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2)光圈没用大光圈或光圈 没有对准通光孔;(3)反光镜的角度不对。 4.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什么要用眼睛注视物 镜? 提示:为了防止出现物镜和玻片标本相互挤压而损坏的后果。 1、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A 2、小明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和物镜以及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四次。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 A.5倍、10倍 B.5倍、40倍 C.10倍、10倍 D.10倍、40倍 D 3、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细胞的清晰物像,这时如果转动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下列情况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 A.视野内的细胞变少了,变大了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物像变模糊了 D.物像不在视野正中央 B 4、 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同学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小刚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请你选择其中不起作用的一项( )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反光镜 C * * * *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的生活环境 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4、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知识点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具有__________现象 。 2、生物能够__________。 3、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具有_______后代。 4、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的现象。 5、生物具有 _______(或对外界刺激作出有 规律的反应)。 6、生物能够对所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 并影响______。 7、除病毒等少数生物种类外,生物体都是由______ 构成的。 新陈代谢 遗传和变异 应激性 细胞 适应性 环境 其中___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也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 繁殖 【知识清单、主干知识】 1、分析下列俗语,说明它们分别描述了生物的 哪项基本特征。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__________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__________ (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__________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__________ (5)一叶落知天下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教师培训规划设计.doc
- 2016届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之词义猜测(共45张课件).ppt
- 2016河南《奋斗者——中考全程备考方略》数学热点专题突破:专题九--二次函数综合题(共31张课件).ppt
- 2016年河北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和答案案.doc
- 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考试试卷.doc
- 2017.5.10客服服务培训课件.ppt
- 2017-2018年第一学期东莞高级中学高三级10月份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卷.doc
- 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单元达标测试: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 2018年0420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讲话.docx
- 2018年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中考物理二模考试试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