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PPT课件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抑郁障碍的概念 抑郁障碍的基本含义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 抑郁障碍的范围:抑郁症、恶劣心境、 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 国际抑郁障碍流行病学 198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 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4.9% 恶劣心境:3.3% 1994年 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7.1%(男性:12.7%,女性:21.3%) 恶劣心境:6%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3: 以15个城市为中心的全球性合作研究,调查综合医院就诊者中的心理障碍,抑郁症和恶劣心境者达12.5% 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 中国(包括台湾及香港)抑郁障碍流行病学 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WHO(1993)上海综合医院内科门诊的抑郁症患病率为4.0%,恶劣心境为0.6%. 台湾、香港等地华人的抑郁症患病率较低 台湾人群中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1.5% 抑郁障碍防治现状和任务(一) 抑郁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的影响 评估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两项为期16年的随访研究显示:25%和11%的患者存在躯体及社会功能的减退 抑郁障碍相关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不能上班,工作能力下降、婚姻不和谐以及亲子关系问题。 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自伤,甚至杀害亲人的危险性增高,2/3抑郁症患者曾有自杀想法与行为,15%—25%的患者最终自杀成功。 自杀在青年及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可能与酒精和物质滥用率增加有关。 抑郁障碍防治现状和任务(二) 自杀死亡者中90%—93%患者死前至少符合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的诊断,其中主要是抑郁症,占全部自杀患者的50%—70%。 美国的资料:抑郁症人群中的年自杀率为83.3/10万,是一般人群自杀率(11.2/10万)的8倍。 中国的年自杀率已达22.2/10万(1993),且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的3—4倍,农村年轻女性的自杀率达40—55/10万,其中相当部分为抑郁障碍所致。 国内最新的研究:571例自杀死亡者作心理解剖:63%有精神疾病,40%为抑郁症。 抑郁障碍防治现状和任务(三) 抑郁障碍的疾病负担 WHO(1993)的全球疾病负担(GBD)的合作研究:1990年全球疾病负担的前5位排序为:下呼吸道感染,围产期疾病,腹泻,AIDS,抑郁症。 15—44岁年龄组的前10位疾病中:5项为精神疾病(抑郁症、自杀与自伤、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和酒/药物依赖) 全球的神经精神疾病中抑郁症、自杀分别占17.3%、15.9% 抑郁症占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4.2,抑郁症和自杀占5.9,提示抑郁症和自杀/自伤是精神障碍中导致疾病负担损失最大的问题。 抑郁障碍防治现状和任务(四) 预测: 1990年至2020年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从14.2%增至15.5%,加上自杀与自伤,将从18.1%升至20.2%,占全部疾病负担的1/5。抑郁症占其中的47%。 精神障碍与自杀所占疾病负担将名列第1,2位(20.2%)。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分列3—5位。 抑郁障碍防治现状和任务(五) 抑郁症给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 美国:总的健康费用中4%用于治疗抑郁障碍,(1994) 直接费用90亿美元 430亿美元 因致病或致残后所造成的各种损失340亿美元。 英国:抑郁障碍所带来的间接损失达30亿英镑。 抑郁障碍防治现状和任务(六) 目前的诊治情况不尽理想 对抑郁障碍的总体识别率低,特别是在综合医院。 WHO的多中心合作研究显示 15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内科医生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平均为55.6%,中国上海的识别率为21%。 个体的原因:患者及家属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障碍被忽视;抑郁障碍引发的自杀自伤和药物、酒精依赖问题等的治疗干预率则更低。 抑郁障碍防治现状和任务(七) 抑郁症的复发率达80% 提高识别率,得到正确的治疗 全面改善或消除抑郁的核心症状,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社会质量 提高人群对精神健康的重视意识,消除病人及家属的病耻感,促使患者主动就医 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问题 抑郁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亲属同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血缘关系越近发病一致率越高。抑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