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 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统治危机 (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4)军事上,农奴制导致克里米亚战争惨败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而死,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尼古拉一世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是尼古拉一世的长子。年轻时广泛出游,到过欧洲,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开始着手推行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1855-1881年在位) 阅读下列材料: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谈话 回答:(1)材料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 (2)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选择自上而下的道路? 一、改革的酝酿 ——改革的准备 二、“二一九法令” ——改革的内容 三、进步与局限 ——改革的评价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的酝酿(改革的准备) 1、改革的目的: 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 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 2、改革的酝酿过程 (1)大造舆论:报纸讨论,化解阻力 (2)组织措施:秘密→公开 (3)形成方案:三套方案 →改革法案 ▲原因: ②减少改革阻力 ①借鉴以前改革失败的教训 二、“二一九法令”(改革的内容) 1、签署: (1)政治上: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 2、内容: (2)经济上: 农民可赎买份地,承担临时义务 (3)组织上: 加强村社管理(地主贵族控制) 劳役,代役租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的场面 三、进步与局限 1、性质: 封建地主主持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经济上: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等条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政治上: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思考: 为什么说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2、进步性 (1)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3)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2)掠夺性: “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赎金远远高于地价 3、局限性 (1)不彻底性: 农民仍受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被束缚在土地上 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 (3)欺骗性: 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欺骗。许多农民的土地都减少了……所有条件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取土地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农民失去了最大部分土地……私有农民通过改革所获得的份地绝大部分全然不足以糊口。” 改革后俄国的历史任务 如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如何扫除农奴制残余 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反封” 问题一: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人物对待“二一九法令” 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是否定改革,材料二是肯定改革。 问题二: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的“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一说法? 同意。 原因:①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②农民仍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③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地主盘剥和奴役。 阅读与思考: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 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你怎么样理解农民的变化? 改革使农民发生了一些变化: (1)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光伏电站组件安装前测试记录及电源并网前单位工程调试报告(记录).doc VIP
- QCR 749.1-2020 铁路桥梁钢结构及构件保护涂装与涂料 第1部分:钢梁.docx VIP
- MTBE生产技术知识问答.pdf VIP
- (2025春新版本)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端午粽》PPT课件.pptx VIP
-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25张PPT).pptx VIP
- 颖川陈氏经秀族谱目录.doc VIP
- 2025年河北省国富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掷一掷》部级优课陈萍老师—省级公开课课件.ppt VIP
- 古野GPS操作说明书中文_GP170.PDF VIP
- TT310系列超声波测厚仪.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