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pptVIP

第三章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医用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 * 2012年9月 生物医学工程系 主讲人:周晋阳 第三章 医用电气设备的 安全使用和管理 美国的UL544 法国的VDE0750 加拿大的CSAC22.2 日本的医用电气设备暂定安全标准 IEC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则(1978) 医用电气设备通用安全要求(1995) 生物医学工程系 第一节 安全的内涵 一、安全的概念 没有危害 发生危害的概率小 医疗器械可能产生的伤害 能量性伤害:电能、热能、电离辐射、超声、微波、 磁场、光能、机械力等; 生物学伤害:生物污染、生物不相容性、毒性、致 过敏、刺激、致畸、致癌等; 环境危害: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干扰等。 二、安全性与可靠性 仪器不发生危害的概率 仪器正常工作的概率 三、安全的责任 临床医护人员和临床工程师是医疗过程中安全的责任人 生物医学工程系 第二节 电击及其防止措施 一、人体的阻抗:包括人体皮肤、血液、肌肉、细胞组 织及其结合部在内的含有电阻和电容的全部阻抗。 皮肤阻抗Zp 人体内部阻抗Zi 干燥皮肤 用电极导电膏的皮肤 划开了的皮肤 划开并涂有导电膏的皮肤 随电压增大而迅速减小至零 随触电时间增大而减小 随电流频率增高而减小 随皮肤湿润度增高而减小 皮肤阻抗Zp 人体内部阻抗Zi 500~1000Ω之间, 与电流流通途径有关 躯干 上臂 小臂 大腿 小腿 220/110V、50/60Hz 成人人体阻抗 1500Ω 生物医学工程系 二、电击的分类 触电:人身直接接触电源或带电体。 电击: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内部组织产生伤害。 电伤: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外部组织造成伤害。 63 94 15 23 60 90 呼吸困难、肌肉痉挛 50 75 10.5 16 51 76 痛难忍、肌肉不自由 37 55 6 9 41 62 有痛苦感 8 12 0.5 1.1 3.5 5.2 有感觉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性别 10KHz(mA) 50Hz(mA) 直流(mA) 电流性质 人体对电流的反应 安全电压:42V、36V、24V、12V、6V 根据作业场所、操作员条件、使用方式、供电方式、 线路状况等因素选用。 生物医学工程系 强电击:电流经体表进入体内引起的 电击,造成危险的电流强度大于10毫安。 微电击:电流直接进入体内引起的电 击、造成危险的电流强度大于10微安。 电源 导管 直接接触电击:人体触及正常状态下 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 人体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电气设备的状态 间接接触电击:人体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故障状 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 剩余电荷电击:人体触及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时,带 有电荷的设备对人体放电造成的电击。 生物医学工程系 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单相电击: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 上,人体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 事故。要避免单相电击,操作时必须穿上 胶鞋或站在干燥的木凳上。 两相电击: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相带电 体的触电事故。 跨步电压电击: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 向大地流散,在以接地 点为圆心的一定圆面积 内会形成分布电位,当 人站在接地点周围引起 的触电事故。 高压线 跨步电压 生物医学工程系 三、产生触电事故的原因 ⑴ 缺乏用电常识,触及带电的导线。 ⑵ 没有遵守操作规程,人体直接与带电体部分接触。 ⑶ 由于用电设备管理不当,使绝缘损坏,发生漏电,人 体碰触漏电设备外壳。 ⑷ 高压线路落地,造成跨步电压引起对人体的伤害。 ⑸ 检修中,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接线 错误,造成触电事故。 ⑹ 其他偶然因素,如人体受雷击等。 产生电击的根本因素:⑴ 人体上有电位差; ⑵ 人体内有较大电流通过。 人体与所有导电体都保持在同一电位上 人体与电流源绝缘而使通过人体的电流减到最小 生物医学工程系 三、防止电击的措施 正确使用电源插头插座 零线:N 火线:L 地线:E、PE 左零右火上接地 火 线 进 开 关 零 线 进 灯 头 接地和接零保护 接地保护:防止人体接触设备 外露部分而触电的一种接地形式。 接地体:埋入地下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接地线:连接接地体和电气设备接地螺栓的金属导体。 接地电阻: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生物医学工程系 例题:有一仪器外壳有10mA的漏电流,其接地电阻为0.01Ω, 若人接触该仪器时,有多大电流流过人体(人体电阻1.5KΩ)。 解: 生物医学工程系 保护接零:在电源中性点接地 的系统中,将设备需要接地的外露 部分与电源中性线直接连接。 N 充分绝缘 用绝缘材料做仪器机壳,或用 绝缘层将与人体接触的带电导体与仪器的金属壳隔绝。 也可将电源和整个系统用双重绝缘变压器进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