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共享精品-ppt】
抗菌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更是功不可没。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抗菌药物也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甚至灾难,它的滥用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根源,是不合理用药造成药源性疾病、甚至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产生,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已成为临床用药的关键问题。 1.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 我国目前己成为世界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表现为: (1)、选用对病原体感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 (2)、药物剂量不足或过大;对浓度依赖的抗菌药物必须给予有效的剂量才能达到杀菌作用; (3)、用于抗菌药物对之无效的病毒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和婴幼儿秋季腹泻,70~90%均为病毒感染,却在大量常规地应用着抗菌药物; (4)、细菌产生耐药性后继续用药; 造成抗菌药物滥用和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包括: (1)、来自医生的原因:这里面有医生水平局限的因素,也包括来自患者的压力(病人要求使用、并且用新的、价格高的抗菌药物等);还有对治疗效果的担忧(怕发生感染而预防性地应用抗菌药物);以及经济上的考虑等,于是出现滥用抗菌药物和过度处方现象。 (2)、来自患者的因素:听信广告吃药,自己购买药品,不按医嘱用药,要求医生用新药等现象非常普遍; 2.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概念 1987年,WHO提出合理用药标准是: (1)、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品供应; (3)、正确地调剂处方; (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日数服用药品; (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规定,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要求根据抗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适应症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类、限制使用类及特殊使用类三类。 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实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是指需要根据患者状况、人群、适应症或药品处方量等进行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是指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对上述三类抗菌药物进行不同处方管理。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到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确立正确病原学诊断是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先决重要条件。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根据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的特点,按临床适应症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 1)、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2)、给药剂量:治疗重症感染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的高限),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低限); 3)、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应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 4)、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发挥最大药效,杀灭感染病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其他B-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头孢曲松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除外) 5)、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但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脑、伤寒、深部真菌感染及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a、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的严重感染。 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精神心理治疗对结肠传输功能及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及疗效观察.ppt
- 感染及外傷之放射線影像檢查.ppt
- 慢性阻塞性肺病【免费3天-ppt】.ppt
- 慢性阻塞性肺病【推荐-PPT】.ppt
- 慢性阻塞性肺病【精选-PPT】.ppt
- 慢性阻塞性肺病【精品-ppt】.ppt
- 成人卒中后康复治疗临床应用指南[教学].ppt
- 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2012.pptx
- 成功智力理论.ppt
- 成大外科显微技能教学训练.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