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章 肺功能不全(病生)PPT
休克、感染 肺泡Ⅱ型上皮损伤 炎症介质 微血栓 肺不张 肺泡通气量↓ 功能性分流 肺泡上皮和毛细血管内皮通透性↑ 肺泡血流量↓ 死腔样通气 肺水肿 透明膜 弥散障碍 PaO2降低 ↓ ↓ ↓ ↓ ↓ ↓ ↓ ↓ ↓ ↓ ↓ ↓ ↓ ↓ ↓ ↓ ↓ ↓ ARDS的发病机制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Q:ARDS病人呼吸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什么? Ⅰ型呼吸衰竭 Q:ARDS病人通常发生何种类型的呼吸衰竭? *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教学大纲 掌握肺功能不全的概念和发病机制。 熟悉肺功能不全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 了解呼吸衰竭的病因、防治的病理生理 学基础。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降低伴有或不伴有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 判断标准 PaO2 60mmHg (正常:100 mmHg) PaCO2 50mmHg (正常:40 mmHg) 呼衰的类型Classification of Respiratory failure 1、按PaCO2 是否升高 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I型呼衰) 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II型呼衰) 2、 按发病机制:通气性和换气性 3、 按发病部位:中枢性和外周性 第一节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肺通气功能障碍 包括限制性通气不足和阻塞性通气不足。 ㈡ 阻塞性通气不足 (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 1、概念:气道狭窄或阻塞 气道阻力主要取决于气道内径 80%: D 2mm 20%: D 2mm 2、病因:气管痉挛、管壁肿胀、渗出物、异物、肿瘤等。 ① 中央性气道阻塞 阻塞位于胸外,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 (inspiratory dyspnea)。 呼气 吸气 阻塞位于胸内,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exspiratory dyspnea)。 呼气 吸气 ② 外周性气道阻塞 直径小于2mm的小气道,内径随胸内压而改变。 患者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exspiratory dyspnea),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支和肺气肿)。 用力呼气时“等压点 ”(isobaric point)移向小气道 0 25 20 +35 35 20 20 20 30 正常人呼气 肺气肿者呼气 0 +35 25 20 20 20 20 20 10 Ⅱ型即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 Q:通气功能障碍时引起何种类型呼吸衰竭? 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包括弥散障碍、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以及解剖分流增加。 ㈠ 弥散障碍 (Diffusion Impairment) 1、概念:由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和弥散时间缩短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① 弥散面积减少 (Decrease in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Membrane) 正常成人肺泡面积:80 m2 静息时换气面积:35~40 m2 弥散面积减少:肺不张、肺实变、肺叶切除等。 ②弥散膜厚度增加(Increase in the Thickness of the Membrane) 肺泡膜厚度: 1 μm 弥散距离: 5 μm 弥散膜厚度增加:肺水肿、肺泡透明膜形成、肺纤维化、肺泡毛细血管扩张等。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肺泡I型细胞 基膜 红细胞 肺泡-毛细血管膜 Alveolar-Capillary Membrane (弥散膜, diffusion membrane) ③弥散时间缩短 (Shortening in the Diffusion Time) 正常静息状态: 血流通过毛细血管时间: 0.75 s 弥散时间:0.25 s 弥散时间缩短: 心输出量增加、 肺血流加快。 Ⅰ型即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 Q:弥散功能障碍时引起何种类型呼吸衰竭? 解答: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大,故弥散速度快,PaCO2在单纯弥散功能障碍时通常不受影响。 ㈡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Ventilation-Perfusion Imbalance) V 肺泡通气量4L/min Q 肺血流量5L/min = = 0.8 1、部分肺泡通气不足(功能性分流) 病变肺区 健康肺区 全肺 V/Q <0.8 >0.8 =0.8 >0.8 <0.8 PaO2 ↓ ↓ ↑ ↑ ↓ CaO2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石油工程综合课程设计PPT.ppt
- 研究与实践:组织临床研究的发展(繁体版)PPT.ppt
- 真菌的基本性状PPT.ppt
- 研究性学习之温室效应与人类生存环境PPT.ppt
- 矿井开采总论PPT.ppt
-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自制说明.ppt
- 研究生08秩和检验091118PPT.ppt
- 矿物类中药介绍.ppt
- 研ch1绪论PPT.ppt
- 研究生中期考核pptPPT.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