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育婴师—培训指导.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育婴师—培训指导

家庭教养指导 第一节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概述 一、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工作的性质 母亲  对0~6岁学前儿童的家庭来说,对子女的影响是第一位的。 父亲  在许多0~3岁的婴幼儿家庭中,角色作用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祖辈家长 优点:a.由于在时间和精力上比父母充裕; b.具有带养孩子的丰富经验; c.加上对孙辈的特殊心态,他们在参与孙辈的教养上存在 一定的优势。  问题:a.父母亲在婴幼儿教养上对祖辈的过分依赖,会造成亲子 教育与隔代教育之间的主次颠倒; b.祖辈家长由于年龄和经历方面的特点,产生的教养观念、 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等方面的限制; c.有时以祖孙间的“隔代亲”、祖辈与父辈之间的“教育代沟” 等形式表现出来。 5.具体内容 在指导过程中要重视基本知识和方法的介绍,特别是要让婴幼儿父母认识: 为婴幼儿创设良好心理氛围、 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 重视进行动作培养、 防治常见病等 ----对婴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以及祖辈、保姆与父母的角色和责任等。 在重视观念转变的同时,要针对婴幼儿发展和父母教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指导时除提供一般内容外,重点加强人工喂养与母乳喂养;抱与爬;夜间哭闹与睡眠;常见病的家庭护理;母婴依恋;理解与交流;行为习惯的培养;管教与独立;户外活动与同伴交往;学习与游戏;阅读与语言;婴幼儿玩具与环境创设等方面的指导。 2.指导形式多样性 (1)应改变单一性,提倡多样性。 (2)善于根据指导对象、指导内容和指导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相应的指导形式。 (3)对同一个指导内容,还可以通过多种指导形式的配合,获得更好的效果。 (4)改变封闭式,提倡开放式。 (5)改变居高临下灌输式,提倡平等、参与式。 (6)让家长共同参与,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7)贴近家庭教养的实际,适应不同家长的特点和要求,解除家长在家庭教养实践中的困惑,帮助家长克服“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等倾向。 3.指导形式选择性 育婴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指导对象、指导内容和自身的特点,选择有效的形式进行指导。积极总结和推广具有时代特征、符合中国国情、反映地区特点的有效指导形式。组织指导的单位应支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指导者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家庭教养指导的效果。 第三节 与婴幼儿家长交流 2.不同类型家庭沟通的技巧 (1)“挑剔型”家庭。  我的好、你的不好。包办替代、包庇袒护。  沟通时,可以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先要充分尊重家长对婴幼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婴幼儿的正确性,并对婴幼儿的点滴进步都要做出真挚的赞赏和表扬,使家长在情感上能接纳,然后向家长指出过分包庇、袒护孩子对其今后成长所存在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用科学合理的早教对策。 (2)“溺爱型”家庭。丧失自己,成了孩子的奴仆,完全为孩子活着。    孩子往往表现出任性、骄横、自私、独立性差,严重者则有动作、语言等发展迟缓的症状。    沟通时,一定要将“溺爱”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呈现给家长。让家长明白这种“爱”不是爱,而是“害”孩子,会造成终身遗憾。并将正确“爱”的方式介绍给家长。 (3)“传统型”家庭。所谓“传统型”家庭就是家里以老人的意见为准。放任。  育婴师与此类家长可以进行平等的交流,说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如实地反映情况,主动请家长提出合作意见,及时肯定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寻找适宜的教养对策。 (4)“比较型”家庭。追求优越感。  沟通时,育婴师要充分展示自身的专业能力,引起家长对婴幼儿各种反应的关注,既看到婴幼儿自身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又能了解个体差异,正确看待差距。同时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使家长对指导策略信服,提高其对早期教育的期望值,逐渐改变对婴幼儿教养的态度,并愿意积极配合开展家庭早期教育。 (5)“照本宣科型”家庭。崇尚权威。  在与这种类型的家长沟通时,育婴师要让家长知道婴幼儿的成长有本身的一定规律,但并不是每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和速度都一样。有的较快有的较慢,而且能力上也有差别——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