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斯文·赫定热河之行与普陀宗乘之庙
斯文·赫定热河之行与普陀宗乘之庙
斯文?赫定(1865-1952)对与中国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这位瑞典著名探险家和地理学家因发现楼兰古城的遗址而令中国人记住了他的名字。他的贡献不仅于此,他一生与中国关系密切,他曾经多次深入中国西部的沙漠地带和高原地区探险考察,足迹遍布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等地。他所著书籍《亚洲腹地旅行记》、《我的探险生涯》是在中国最为人熟知的两本著作。此外他还著有《穿越喜玛拉雅》(2卷)、《丝绸之路》、《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亚洲腹地旅行之科学成果》(6卷)等著作总计51卷。
1930年6月25日,斯文?赫定从北京驱车前往承德,在承德逗留十个日夜。写下了《热河――皇城》一书。这本1931年在瑞典出版的反映北京、热河等地20年代原貌的书籍不同于他众多的探险和科考类书籍。《热河――皇城》一书不仅详细记述了北京到承德的旅行、在承德的所见所闻,而且通过收集和翻译大量中外文献资料,将清王朝的帝王在避暑山庄的生活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热河》一书的原版图书被有识之士捐赠给承德市政府,现保存于承德市文物局档案馆中。《热河》一书还引起了清史编委会的高度重视,经编委会鉴定,这本书是一部难得的学术著作。
正如斯文?赫定在书中所言,他此行承德(热河)的目的是复制承德普陀宗乘之庙中的万法归一殿。据资料记载,1927年到1935年期间,斯文?赫定与德国、丹麦、中国的科学家一起到戈壁沙漠和新疆探险。其间他受聘于国民政府,为筹措修筑西北铁路的资金前往美国进行游说。居住在芝加哥的瑞典籍富豪温森特?本迪克斯(Vincent Bendix)应诺赞助斯文?赫定,不过他提出一个交换条件,希望斯文?赫定在中国寻找一个一流的喇嘛庙建筑,将其运往芝加哥参加1932年在芝加哥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此后斯文?赫定于1929年12月看到人类文化学家约斯塔?蒙泰尔博士在他第一次前往往热河时拍摄的万法归一殿的照片,被这座寺庙的建筑艺术深深吸引,于是决定将这座寺庙引入美国芝加哥。他向国民政府提出申请,要求拆卸万法归一殿参加芝加哥博览会,国民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后表示不能同意。最终斯文?赫定与温森特?本迪克斯表示妥协,决定在芝加哥按照1:1的比例复制普陀宗乘之庙内富丽堂皇的金殿――万法归一殿。斯文?赫定在书中这样写道:“热河,满清皇帝的夏宫,那里的喇嘛庙是研究建造原型的最佳之选。但我们无法将其中的某一个拆毁运走,那样做是对这些中国建筑艺术瑰宝的肆意破坏,是对文明的野蛮摧残,而且中国有关当局也从来没有同意过这种做法。因此我们决定,首先在芝加哥复制热河小布达拉宫中富丽堂皇的金殿――万法归一殿。”复制工程耗时一年,共仿制部件两万八千个。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先生不仅亲自测量绘制图纸,而且负责亲赴美国监督复制品的搭建还原工程。1932年万法归一殿的复制品在芝加哥博览会展出,引起极大轰动,引得各国人士争相参观,一度引起了东方热。
正因有了这样一个契机才促成了斯文?赫定的热河之行,也正因有了这次行程,才有了这本精彩的《热河――皇城》。1930年6月28日,来到承德后的第一天,斯文?赫定一行便去往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普陀宗乘之庙。因为作者此行目标明确,因此对参观这个庙宇时的感受有细致的描述也在情理之中,不过翻看此书时,还是为书中华丽的词藻和极尽细节的描写感到惊讶。仅用来形容庙宇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精致优雅的词语就有二十多个,足见斯文?赫定在面对这座庙宇时所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内心由衷的赞叹。“小布达拉宫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无比宏伟壮观、肃穆庄严。尽管昔日的光辉已经不再…… 但端庄凝重的规划设计、气宇轩昂的建筑群以及所体现出来的那一分精致优雅,依然历经岁月的沧桑得以流传,这使得我们不禁被这个宗教建筑惊呆了,她正是从中国最后的辉煌时刻中款款而来。” “这就是中国最美丽的喇嘛寺庙……技艺精湛的建筑师们把建筑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建成了一座线条罕见优美大方,比例匀称的庙宇。它的色彩、雕工、图案都令我们感到惊愕。红色和金色是建筑的主色调,而梁栋上的其它的色彩也缤纷夺目。殿的雕刻细节精致丰富,殿顶内部的几何图案美仑美奂,在金色和红色的调子下显得富丽堂皇。”“我们到小布达拉宫的第一次旅行是非常成功并意义深刻的。我从前所读过的和听说的有关热河的描述都无法与现实场景相比。院落、牌楼、殿堂和佛塔,气势磅礴的石建筑以及金顶下高贵的寺庙,都被回荡在松柏间的风声笼罩上一种忧郁的色彩――所有的一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是一样的令人心醉神迷。”从这些言语中能够看到,斯文?赫定对这座庙宇的欣赏和赞叹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斯文?赫定是著名探险家和地理学家,因此他对数据有着精确的记录,对建筑的细节也有具体描写,这都令从未到过承德的人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书中更配有二十多幅该寺庙的珍贵老照片和四张作者手绘写生图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