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学科渗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地理教学学科渗透

浅谈地理教学学科渗透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其他学科是构建地理学科体系的重要基础,已经与地理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科渗透,不但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策略,而且还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加强地理与其他学科知识渗透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突出个性,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更加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现将初中地理与其他学科间渗透的结合点、交叉点予以阐述。   1.英语在地理中的渗透   在教学经纬度、经纬网时,对于东西经、南北纬的符号,学生难记易混,我便教读学生几遍单词 :东(East)、西(West)、南(South)、北(North),或者将四个字母组合成单词“news”( 新闻 ),学生很快就明白这几个符号原来就是这每个单词的头个字母,并且迅速记住。当还有少数学生仍不够明确时,又提醒大家,物理课上看到的磁铁,N表示什么?S又表示什么?这时大家就都记的住了。此外,在讲解一些重要地理事物和概念时,充分利用教材附录中的中英文对照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学在地理中的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巧借数学等基础学科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对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应用能力。初中地理计算主要包括:   2.1 比例尺计算:主要内容: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②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记为“大小详、小大略”)。③两点间距离计算 :在比例尺地图上: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2 相对高度计算:在等高线地图上,两点间或陡崖相对高度:公式:(n-1)d ≤H<(n+1)d (n为两点间或陡崖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2.3 温度计算: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温度降低约6摄氏度。公式:T=(H?1000)×6 (H为两地相对高度,T为两地温差)   此外初中地理教材中配备了大量的统计图表,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这些图表提供的数据是说明地理问题的重要依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解问题的能力。   3. 语文在地理中的渗透   在许多语文知识中隐含的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在地理中渗透语文知识既增加趣味性、探究性,又可提高文学修养。   3.1 诗词歌赋、名家名篇。例如:“橘生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说明淮河南北气候的差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让学生在体会诗句的意境中去勾勒诗句所描述的地形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揭示了地球自转的规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句表达气候、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规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 诗句中包含了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特点、影响范围的知识。   3.2 谚语、成语、顺口溜(口诀)、谜语。①谚语:如农业方面:“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业季节性)。水文方面:“百川归海”(海陆间水循环)。气象方面:“春雨贵如油”(华北平原春旱严重)。②成语:如为了区分天气与气候分别用一些描写天气与气候的成语如“大雨倾盆”、“四季如春”。再如有关省区简称的成语,“秦晋之好”、“得陇望蜀”、“黔驴技穷”等。③谜语:如在学习34个省政行政区时,让学生进行谜语竟猜:船出长江口(打一地名)―上海、欧洲停战(打一省会)―西安、碧波万顷(打一省名)―青海、两个胖子(打一省会)―合肥、久雨初晴(打一省会)―贵阳、银河渡口(打一地名)―天津等。   4. 化学在地理中的渗透   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化学作用的结果。比如岩石的风化、喀斯特地貌形成,以及当今世界突出的环境问题的产生如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水污染、空气污染等都与化学有关,如果教师适当应用化学知识加以讲解,会使教学难点浅显易懂。例如,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O+CO2= Ca(HCO3)2.此外,利用化化学手段和工艺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最重要的途径。   5.物理在地理中的渗透   很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