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狂欢化视角下《仲夏夜之梦》
狂欢化视角下《仲夏夜之梦》
摘 要:莎士比亚的早期喜剧《仲夏夜之梦》充溢着狂欢色彩,洋溢着狂欢精神。这种狂欢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狂欢广场的构建;狂欢国王的加冕与脱冕;各种狂欢仪式及其辅助仪式的演绎。狂欢化特征为该剧营造了一种浪漫、怪诞、滑稽的喜剧气氛,使其成为狂欢化文学的典范。
关键词:狂欢化 仲夏夜之梦 喜剧
《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一部经典喜剧。故事发生在具有狂欢色彩的五月节里,四个沉浸在爱情纠葛中的青年离开制度森严的雅典城,来到充满爱与和谐的雅典森林里,与他们不期而遇的是一对任性、妒忌的欢喜冤家仙王仙后,还有一群为公爵婚礼而排练戏中戏的工匠们。在象征着超自然力量的花汁的驱使下,人们上映了一部浪漫、怪诞而又笑话迭出的爱情狂欢剧。剧中扑朔迷离的爱情纠葛,人物异乎寻常的言行举止,人仙共处的梦幻世???使该剧充满了狂欢化色彩,洋溢着狂欢精神,成为狂欢文学的典范。
一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通过对拉伯雷和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笑文化)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诗学理论。所谓狂欢化,按他的界定,即“狂欢节上形成的整整一套表示象征意义的具体感性形式的语言,从大型复杂的群众性戏剧到个别的狂欢节表演。这一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同它相近的(也具有具体感性的性质)艺术形象的语言,也就是说转为文学的语言。”将狂欢式的语言转化成文学语言,这就是巴赫金所说的狂欢化。它的渊源是狂欢节本身。它在形式上具有狂欢节的特点――大众性、仪式性、戏谑性、超时空性等,在意蕴上体现的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巴赫金将狂欢式世界感受的核心归结为“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
巴赫金在其狂欢化诗学理论中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狂欢节的潮流可以说打破了许多壁垒而闯入了常规生活和常规世界观的许多领域……整个文学都实现了十分深刻而又几乎无所不包的狂欢化。”他认为,拉伯雷、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等人的创作是狂欢化文学的典范。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剧作,尤其是其早期喜剧,在外在形式上明显带有狂欢化特征,如:狂欢广场的构建、狂欢仪式;在深层意蕴中则体现出快乐、平等、自由的狂欢精神。这种狂欢化的特点,在其浪漫喜剧《仲夏夜之梦》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示。
二
喜剧是一种笑的艺术,要理解笑的现象,“就不能脱离它们所在的那个舞台、那个广场,不能脱离它们的身体坐标和宇宙坐标”显然,这个舞台、广场就是狂欢广场。狂欢广场即狂欢演出的广场,它是全民性的象征,也是狂欢的象征。据巴赫金的观点,文学作品中一切可能出现的场所,只要能成为形形色色的人们相聚和交际的地方,诸如大街、澡堂、酒馆、船上甲板,甚至客厅、卧室……都会增添一种狂欢广场的意味。在狂欢节的广场上,在普天同庆的节日里,在欢乐的酒筵上,在万民同乐的游艺活动中,上下颠倒,尊卑易位, 人人平等,不拘形迹,自由接触,人的被压抑的情感和心理能量得到释放,人的自然天性得到了恢复,随心所欲、无所畏惧。这里,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人民大众聚会的场所,也象征着尽情地享受着感官欲望却也理性的自由空间,即:“公共空间”和“公民社会”。这里,“人们只能按照狂欢节的法律生活,亦即按照自由的法律生活”,自由、平等、大众的全民性生活。
《仲》剧的狂欢广场是具有绿色世界之称的雅典森林。弗莱在《批评的剖析》(1957)中指出:莎士比亚数部著名的喜剧,皆以青葱翠绿的森林为背景,而这些森林互相交织成一片绿色世界。绿色世界在原型理论中对应着春天,故而弗莱把这种喜剧称为“绿色世界的戏剧”,认为“绿色世界使喜剧洋溢着春天战胜冬天的象征意义”。绿色作为莎士比亚这些喜剧的基本色调,是一种蕴含丰富的原型意象,是一种饱含人类心理积淀和文化信息的符号,它意味着春天、生命、青春、憧憬、爱情、希望甚至嫉妒等等。
在仲夏夜的雅典森林里,没有森严的法律,没有尊贵卑下,没有人神之别,只有象征着爱情的花汁。在神秘花汁的驱使下,沉醉在月夜森林的人们冲破白日理性的樊篱,纷纷登上广场做出了形形色色、淋漓尽致的表演。演绎了一场轻狂荒诞的爱情狂欢剧。在这里,爱情进行着误置,纠纷,冲突;恋人们表现出纷争的激情:痴情、怀疑、嫉妒、仇恨、抱负、绝望、惊喜、疯狂;工匠们卖力地排练着滑稽可笑的戏中戏;人格化的仙子们则进行着浪漫迷人的轻歌曼舞。
而花汁魔力的解除使旧的纷乱的爱情秩序得到复位、重组,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和谐的爱情秩序。终于,错误得到纠正,矛盾得到解决,两对恋人各得其所,皆大欢喜;一对夫妻尽释前嫌,重修旧好。就连粗鄙滑稽的线团儿也意外地享受到了一段天上人间的爱情。可以说,雅典森林成了一个爱情狂欢场,它体现出狂欢式的世界感受―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一个爱情净化器、染色场,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个人“不爱的被爱,爱的更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