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绩溪县蚕桑生产下滑原因及对策
绩溪县蚕桑生产下滑原因及对策
摘要分析近年来绩溪县蚕桑生产产量下滑、质量下降的原因,提出通过推广优良品种、科学种养、标准化收烘、发挥合作社的作用等措施,以稳定蚕茧产量、提高蚕茧质量,为绩溪县蚕桑乃至安徽省的蚕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蚕桑生产;问题;对策;安徽绩溪
中图分类号S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74-02
CausesandCountermeasuresforDeclineofSericulturalProductioninJixiCounty
HU Zai-jin
(Agriculture Committee of Jixi County in Anhui Province,Jixi Anhui 245300)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causes were analyzed for decline of se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either yield on quality of late years in Jixi County.In order to stabilize cocoon yield and improve quality,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measures:extending the improved strains,raising scientifically,standardizing collection and drying step and making the full use of the cooperative.Thus it lays down the groundwork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in Jixi County and even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sericultural produc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Jixi Anhui
“吃粮靠种田,用钱靠桑园”,“绩溪奔小康,大头在蚕桑”,这是20世纪80年代绩溪县蚕桑业飞速发展的写照。绩溪县是著名的蚕桑之乡,有着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改革开放后,更是形成从栽桑、制种、养蚕到收烘、缫丝、织绸、服装的一条龙生产体系,茧丝绸产业成为绩溪县经济的主导产业。1995年,绩溪县蚕桑业发展步入最鼎盛时期,蚕业生产为绩溪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巨大贡献。但之后的10多年间,绩溪县的蚕业生产情况并不乐观,几度出现下滑,发展前景堪忧。
1绩溪县蚕业生产现状
1.1桑园建设及蚕茧生产情况
蚕桑生产作为绩溪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在连续几年下滑的情况下,2010年得到恢复性增长。全县现有桑园0.13万hm2,养蚕户0.94万户,饲养蚕种25 351盒,生产蚕茧1 272 t,产值3 408.2万元,平均茧价26.8元/kg,盒种单产50 kg,创历史最高水平。黄山综合试验站示范户临溪镇孔灵村某村民全年饲养38盒,生产蚕茧2 359.5 kg,盒种单产达62.1 kg,总产值达62 436元,为全县之最。蚕桑生产仍然是绩溪县贫困山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1.2蚕茧质量情况
由于受国际经融危机的影响,蚕茧价格一路下滑,蚕桑生产比较效益优势荡然无存,同时企业在长期收购中没有贯彻国家蚕茧收购政策,无论好茧差茧一个价[1]。蚕农出售毛脚茧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绩溪县的蚕茧质量,蚕桑生产发展非常困难。
1.3蚕桑生产情况
2011年绩溪县共饲养蚕种10 700盒,盒种产茧50 kg,由于受6月3日连续阴雨天气和蚕农售毛脚茧的影响,导致解舒率不高,企业收购停止现象,蚕农无处售茧,桑农管桑养蚕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一些蚕农已调整养殖方向,部分地方甚至出现挖桑现象。蚕桑产业效益的降低已严重影响到该县蚕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蚕桑产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2绩溪县蚕桑生产产量下滑、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2.1蚕茧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2.1.1气候因素的影响。气候是蚕茧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2011年绩溪县春季饲养蚕种6 130张,全部是873×874。5月5―6日分发给蚕农饲养,5月7―8日蚕种孵化,蚕种实际孵化率达98%以上,蚕期饲养气候除4龄至大眠期间遇超低温影响,其他饲养期间气候较为理想,5龄食桑一般都在8 d以上,茧层较厚。但6月2―20日长期阴雨,导致蚕上簇湿度大,影响蚕解舒率。
2.1.2收烘技术跟不上。长期以来,绩溪县在蚕茧收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