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建立财源可持续增长机制的对策与建议_1.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立财源可持续增长机制的对策与建议_1

PAGE PAGE 14 建立财源可持续增长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财政分局 立区以来,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并实现了“一个园区”到“一区三园”格局的转变,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有效提升,为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有效的经济基础。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近年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区经济增势趋缓,后劲有所下降,这也影响到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在我区经济求发展,产业谋转变的关键时刻,如何就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深层次的要素性、政策性、或是结构性的制约因素进行探究,如何维持财政收入强劲或稳定的发展后劲,实现财源可持续增长,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区性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财税部门需要进一步深思和研究的问题。 一、开发区财源增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增速减缓,财源增长缺乏有力支撑 1998年到2008年期间,整个开发区GDP增长呈现出总体下降的不利趋势,这与近年来滨海、龙湾两大核心园区发展不均衡、不协调有着直接关系。首先看龙湾园区,图二所示,2004以后工业总产值增幅基本处于15%左右,在经历过稳步发展、上升阶段后,由于受产业结构、发展空间等内在因素限制,经济发展逐渐趋于饱和,增势逐渐减缓,下阶段甚至可能趋于衰退;接着看滨海园区,2002年后逐渐成为全区开发建设的重心,虽然工业总产值增速都保持50%以上,但由于刚处在起步准备阶段,近几年滨海园区的增长仍属于低基数、低水平的增长。 龙湾园区的“原地踏步阶段”加上滨海园区的“婴儿学步阶段”,导致整个开发区经济发展青黄不接,整体走下行趋势,从而不能给地方财源以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源增长缺乏持续后劲 从我区产业结构演变轨迹看,第二产业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仍处于“二产为主,三产为辅”的传统产业格局。由于数据搜集不完整,在此仅以表一列出2004-2008年地税税收收入第二、第三产业的构成比重。很明显,第二产业对我区地税税收收入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的比重。但是,2004-2008年我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基本徘徊于20%左右,增长势头并不是很强劲,显然,这肯定会影响到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实现增收的地方财源。 表一 2004年-2008年地税税收收入产业构成情况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第二产业 91.9% 93.1% 93.7% 93.4% 91.0% 第三产业 8.1% 6.9% 6.3% 6.6% 9.0% 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看,近几年规模以上行业稍微有所变动,但这仅仅是产业自身结构的调整,从原先的轻工业逐渐转向重工业而已,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2008年,我区规模以上行业产值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纺织服装制造业、皮革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我们以《温州统计年鉴》2004-2008年相关产业数据为准,将其中的四个行业产值增长情况与全市水平做个比较,得出的结论是,除了皮革制品业年均增长率高于市均水平,其他都大大落后于市均水平。这说明,我区目前的产业发展不具优势,发展潜力相当有限,这将在短期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到地方后续财源的增长。 表二 2004-2008年间开发区规模以上行业年均增长率与全市平均水平比较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塑料制品业 温州市 24.10% 13.60% 23.24% 14.98% 开发区 19.40% 23.82% 13.70% 8.13% (三)财政收入增速慢于GDP增速,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不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我区财政收入总量有了明显的扩大,财政总收入从1999年的2.27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6.81亿元,年均增速为24.91%,地方财政收入从1999年的1.22亿元上升到2008年7.94亿元,年均增速为23.13%。 但是通过与全市平均水平以及我区自身指标数据比较,我们发现财政收入相对增长趋势并不是很乐观。一方面,横向对比,表三数据显示,2004-2008年,我区不管是财政总收入还是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均大大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自身对比,其一,从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看,1998-2002年间基本保持50%以上,甚者高达69%,2002年之后降到46%、47%左右,说明财源结构不甚合理;其二,从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总收入两者增幅与GDP增幅相比,自2002年财政总收入60.2%和地方财政收入69.6%的高位增幅回落后,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并且增幅始终居于GDP增幅之下。其三,正是由于财政收入增速慢于GDP增速,导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一直保持在13%左右。 表三 开发区财政收入增幅与全市平均水平比较   2004年 2005年 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