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文化底蕴教师.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一个有文化底蕴教师

做一个有文化底蕴教师   周末无事,笔者随手翻开2002年第4期《教学月刊》(小学版),看到两则有关《江雪》的教学片断。   片断一:   师:同学们,这首诗咱们学完了,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这个老头为什么在那么冷的天还要到江中钓鱼?   生:我知道。因为那老头儿爱吃鱼。   生:是老头儿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   生:我想,那老头儿钓鱼是要去卖的。   师:有些道理,你明白了吗?   生:哦!   (该生似乎恍然大悟)   生:老师,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   师:是吗?有不同看法吗?   生:那有什么,可将冰凿破呀!   生:有时天冷,河面不一定会结冰的。   师:哦!是这样,你明白了吗?   看到这里,笔者感慨万千,没想到《江雪》这首被世人称为唐人“五绝之冠”的诗歌,竟被他“糟蹋”成这样,失去了美感,没有了诗意,更谈不上神韵,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凄清与孤寂都被搞得荡然无存。   所幸的是,我看到了《江雪》的教学片断二,也感到了希望。   片断二:   师:学了这首诗,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生:老师。那么冷的天,老翁为什么还要去江边钓鱼?   生:我知道,因为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   师:(神情凝重,饱含深情)同学们,或许老翁家里真的很穷,钓鱼充饥。可他真在钓鱼吗?   生:不是。   师:其实他在干什么?钓什么呢?   生:老翁在欣赏冰天雪地那晶莹剔透的美景。   生:告诉人们他非常坚强。在冰天雪地寒风凛冽的环境下钓鱼。   生:告诉人们他非常孤独。我发现这四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千万孤独”四个字,是一首藏头诗。   生:老翁钓鱼很有情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种孤独的情、期盼的情、顽强不屈的情。   师:啊!多深刻的发现,多有见地的领悟。   生:我认为老翁在钓一个春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教师神情凝重、饱含深情的一问“可他真在钓鱼吗”,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解放了学生的思维,释放了学生的情感,感悟到诗人孤独至极的处境??寂寞至深的心境。同样的教学内容,为何教学效果如此不同?沉思良久,我认为这两位教师教学效果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文化底蕴的差距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底蕴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   文化底蕴,就是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识和精神的修养。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它需要博览群书,需要体验生活,更需要对书籍和生活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高水平的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清繁难复杂的内容;他们会娓娓道来,使学生疑团渐释,茅塞顿开。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应该高屋建瓴、举重若轻、谈古论今、左右逢源、回味无穷和难以忘怀。   在教学“规律及规律的现象”这一知识点时,一位教师说:“我们可以通过现象来认识规律。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体现了一种自然规律。请举例,还有哪些现象体现了这样的规律?”一位同学回答:“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体现了一种自然规律。可见,原本枯燥、抽象的哲学课由文化底蕴丰厚的教师来上,也可以充满诗情画意。   已故著名教学大师陈省身经常告诉学生,数学并不枯燥,数学充满趣味。尤其是在他的课上,学生确实能感到数学的魅力。为什么呢?因为陈老师博学多才、通晓古今且风趣幽默。在他的讲解下,学生感到了数学背后的无限精彩和无穷奥妙,沉醉其间,乐而忘返。   总之,教师广泛阅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把课上好的基础,所以教师的书包中不能只有教参。学生是鲜活而充满个性的,社会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教师要善于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多元社会,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不断学习和总结新的方法。只读教参、缺少文化底蕴的教师难以在讲台上站稳脚跟。   当今的教学,为何有诸多的不尽如人意?认真反思,便可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即教师文化底蕴大多不够深厚。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非常精辟地指出:“我们的讲述可能是流利的,但却是就事论事、浅薄、平面化的;我们的答疑解惑可能是耐心细致的,但缺少更深意义上的关怀和考量;我们的声音可能更多地来自喉咙,而不是发自内心;我们的目光亲切柔和,但是却缺少深邃和睿智。这一切都因为我们缺少应有的知识底蕴和文化视野。”   追根溯源,造成教师文化底蕴缺失的主要原因至少有三个。一是缺乏静心读书的心态与习惯。相当一部分教师即使读书也带有较强的功利性。例如,为了提高学历而学习,为了培训过关而学习,为了写论文、评职称而学习,等等。其实,读书学习是一种文化积累,它拒绝浮躁,排斥急功近利。二是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学生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课本知识,学生的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