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刘菲和她“蝗虫王国”.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菲和她“蝗虫王国”

刘菲和她“蝗虫王国”   蝗虫又称蚂蚱,是一种害虫,对农业的危害极大,农民对其深恶痛绝。然而,一位山西大学的毕业生却从中发现了商机,异想天开地养起了蝗虫。她不仅过上了有房有车的日子,还把“养虫”做成了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时尚绿色产业!      电视里发现赚钱商机      今年26岁的刘菲出生在太原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2004年从山西大学毕业后,她进入当地一家软件公司做销售工作。   一天,她偶然从中央电视台一档农业科普节目中看到,因为味道鲜美,如今在上海和广州等南方大城市特别流行吃蝗虫。但是,由于这些蚂蚱都是野生的,捕捉起来非常困难,市场供应严重不足。许多餐馆老板都为货源问题发愁呢。   接着,她又从网上查阅资料得知,蝗虫对于庄稼来说是害虫,但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一种高蛋白食物,营养价值非常高,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 65%左右,还含有 7.7%左右的脂肪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尤其是它的甲壳素含量非常丰富,甲壳素是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的人体生命所需的第六要素,是人类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同时,蝗虫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   看到这些信息,刘菲眼前一亮:蝗虫在农村很常见,它们平时青草什么的都吃,而且生命力顽强。如果能进行规模化养殖,专门供给城市的高档餐馆酒店,肯定会大受欢迎。她敏锐地意识到,“养蝗虫”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   可是,省农科院的一位朋友却告诉刘菲,蝗虫的种类虽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蝗虫都能直接食用,因为有许多品种体内含有毒素,人吃了会引发过敏(需要人工脱敏才能食用)。而适合人工养殖的主要有两种,那就是个体大、产卵多、存活率高的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      历经磨难,让小蝗虫成为时尚美食      可是,到哪里才能弄到健康无毒的蝗虫卵呢?经朋友介绍,刘菲来到北京农科院,在那里仅花 3000元钱就购买到 5万颗纯种东亚飞蝗卵。更令刘菲高兴的是,临走时一位专家还特意送了她一套人工养殖蝗虫的技术资料。   这下刘菲的信心更足??。一回到五台县舅舅家,她就在远离村庄的野外,建起十几个养殖大棚,开始养殖蝗虫。   蝗虫怕 14摄氏度以下的低温,也怕 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还怕连续的暴风雨。那时刘菲几乎没有睡过安稳觉,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还要每天观察虫卵的变化,两小时做一次记录。虫卵孵化成功后,刘菲每天要出去到附近的庄稼地里割草给蝗虫吃。   东亚飞蝗的生长速度很快,每 7天蝗虫蜕一次皮,也就是一龄。从卵孵化出幼虫到长成成虫,只需经历 5龄的生长期。不久,刘菲养殖的一棚蝗虫长大了。   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培育的蝗虫终于到了受孕、繁殖的季节,刘菲喜不自禁。谁知道,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忽然在悄无声息中降临。一天早上,刘菲到养殖棚里去饲喂蝗虫,眼前的一幕几乎让她昏过去。   只见棚上、地上黑压压的一片全是蝗虫,它们乱哄哄地连跑带飞。原来这些家伙要搞集体大逃亡!由于跟前没人,刘菲当时急得直跺脚,却根本无法阻止蚂蚱四散奔逃。   后来经过仔细察看,刘菲终于找到了蝗虫逃跑的原因。原来,母蝗虫在产卵期,尾部的产卵钳要插在土里,但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它的产卵钳插到了罩在棚子上尼龙网的网眼里,慢慢地就把尼龙网剪出一个个小洞,成百上千的蝗虫不停地剪,逃逸的恶果就这样造成了。找到原因后,她将罩网换成网线密集而又结实的尼龙网,重新搭建了大棚。自此以后,类似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尽管这次蝗虫集体外逃事件给刘菲造成了惨重的损失,但万幸的是,许多母蝗虫在逃走之前已经产下了卵。不久,这些卵又孵出了小蝗虫。而刘菲的心情也如同经历了凤凰涅?一样,从失望与沮丧中一点点振作起来。两个月以后,养殖棚里的蝗虫终于到了成熟期,经历了一场灾难的刘菲迎来了收获季节。   可是刘菲又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蝗虫的销路。能把蝗虫养出来不过是走出了第一步,要把它们卖出去才能真正实现养殖效益。   2006年秋天,刘菲来到太原一家大酒店推销自己养殖的蝗虫,不料却吃了个闭门羹。老板说虽然都知道野生蝗虫可以吃,但是谁也不敢保证真的拿到饭店就会有人买。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担心:由于蝗虫体内含有一定的过敏源,有些人吃蝗虫会产生过敏反应。客人一旦出现过敏症状,自己不但要赔偿医药费,还会影响酒店的生意!   尽管遭到了拒绝,刘菲并不灰心。因为她最清楚自己养殖的蝗虫是完全的天然产品,连蝗虫吃的都是纯天然的,这种绿色食品一定能够走上人们的餐桌。后来她听从朋友的建议,请有关部门对自己养殖的蝗虫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其蛋白质含量与牛肉持平,含有 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了这个分析,她心里有底了。果然,酒店老板看完化验报告后,当场就十分爽快地答应试销!   没想到,这些稀罕的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