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蔚蓝色星球节日――“世界地球日”
蔚蓝色星球节日――“世界地球日”
昨天,我们还在为工业文明带来的财富而欣喜若狂;今天,我们却要为它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大工业所带来的能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犹如潘多拉盒子里放出来的恶魔,搅得世界不得安宁。
难以忘却的悲剧
机器作为工业文明的化身,在进行人类物质生产的过程中,一面吞食着大量的能源,一面却吐出废气、废物和废热。环境污染,就是工业文明释放出来的一个“撒旦”,20世纪以来,由它导演的一幕幕悲剧惨不忍睹: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这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马斯河谷工业区位于比利时境内沿马斯河24千米长的一段狭窄的河谷地带,两侧的山高约90米。工业区内部有金属厂、炼油厂、化肥厂、玻璃厂等许多重型工厂。1930年12月1日~5日,整个比利时被大雾笼罩,气候反常,而马斯河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其上空的雾层更为浓厚,产生了很强的逆温层。气候反常出现的持续逆温加上独特的地形条件,使得工业排放的污染物无法扩散,在河谷内的大气中积累到了有毒级别的浓度,一周内就有60多人丧生。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的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出现了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有毒烟雾中,许多市民患了咽喉发炎、眼睛红肿和头痛等疾病。起因是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的人口患病。
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日~31日,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发生烟雾事件。由于空气污染,致使全城14000余人中有5900余人头部、眼睛、喉咙疼痛,胸闷呕吐,腹泻,并致7人死亡。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日~8日,伦敦发生烟雾事件。短短4天,4000多人命归黄泉。随之发生的流行性疾病又在2个月内夺走了8000多人的性命。罪魁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水俣病事件
1953年~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镇水体???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经过食物链富集使人中毒。直到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包括1004人已死亡。
骨痛病事件
1955年~1972年,日本富士县神通川水体受含镉废水污染,被污染的水又被用来灌溉农田,从而使稻米中也含有镉。当地居民使用含镉的大米和饮用含镉的水后中毒,症状为金身疼痛,故而称之为“骨痛病”。据不完全统计,1963年~1968年5月,确诊患者达258人,死亡128人。
米糠油事件
1968年,日本九州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时使用的多氯联苯载体混入米糠油中,人食用后中毒,患者多达5000多人,其中16人死亡。生产米糠油的副产品――黑油亦被做为家禽饲料,于是又造成了几十万只家禽死亡。
从痛苦中觉醒
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仅仅是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的一小部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危机四伏的环境之中。于是,人们纷纷从痛苦中觉醒,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中,保护环境的呼声日渐高涨,其中,民间环保组织如雨后春笋一般破竹而出。
1962年,公认的“地球日”的发起者――盖洛德?纳尔逊,以美国威斯康星州民主党参议员的身份,试图说服肯尼迪总统,进行一次保护野生动物的旅行,以引起公众注意保护环境,总统十分赞同这个具有建设性的意见。1963年秋,纳尔逊与另外3名参议员参加了总统这次“十分有意义的”旅行。1969年夏,纳尔逊和参议院的同事们成立了一个环保组织,制定了纪念全国性地球日活动的计划,并于同年9月初宣布了这件事,得到了美国人民的热烈响应。
1969年正在哈佛大学法学院读书的丹尼斯?海斯听闻纳尔逊关于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的消息,就设想在剑桥市(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所在地)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于是,他前往首都华盛顿去会见了纳尔逊。听了海斯的设想,纳尔逊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愿意任用海斯,甚至希望他暂时停止学业,专心从事环保运动。于是,海斯毅然办理了停学手续。随着大规模的社区性环保活动的兴办,举办“地球日”的想法日渐成熟,这也奠定了丹尼斯?海斯作为“地球日之父”的地位。
第一个“地球日”选在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970年4月22日这一天,为了支持公众将环境保护付诸行动,美国国会甚至休会一天。25万人聚集华盛顿特区,10万人向纽约市第五大街进军,支持这次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天,全美国共有2000多万人、1万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