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分析

3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AHCM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0例AHCM均伴有心电图异常。心脏超声提示心尖部心肌肥厚24例,占约80%,左心室造影22例,20例见特征性改变,阳性率约90.9%。结论: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均对AHCM有重要诊断价值。   【关键词】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造影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属于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病变局限于左心室乳头肌以下心尖部主要累及左心室,右心室受累少见。无左心室流出道动力性梗阻与压力阶差[1],属于非梗阻性心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有家族发病倾向[2—3]。目前,AHCM诊断尚无金标准,常合并心电图异常,易误诊、漏诊。本文选择3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通过总结其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的表现,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2—2012年在本院住院的AHCM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6~77岁,平均(48±8)岁。高血压病史者9例,发现时间1~30年;合并糖尿病史5例;2例有饮酒史;20例入院时诊断为冠心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检查等客观资料进行分析。心电图(美国GE公司生产,型号为MAC 1200ST):采用12导联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美国GE公司的Vivid E9):观察心尖部室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造影(西门子X光25377):主要为右前斜体位的左心室造影,同时加做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胸闷、胸痛10例,心悸8例,头晕3例;9例患者其他科室就诊时发现心电图异常。   2.2 标准12导联心电图 所有病例均为窦性心律,均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波,呈冠状T表现,以V3~V6导联显著,幅度0.5~1.0 mV,ST段下移≥0.05 mV,多与倒置T波相关,同时伴胸前导联R波增高。   2.3 超声心动图 24例患者见心尖部心肌增厚15~22 mm,左室舒张末内径46~53 mm,左房内径40~47 mm,乳头肌水平以下心尖部室间隔厚度均值为12~20 mm,左室后壁厚度8~13 mm,EF 45%~70%。无流出道梗阻。6例患者心脏超声未见心尖部肥厚。   2.4 冠脉+左室造影22例行冠脉造影+左心室造影,见左右冠脉正常,20例左心室造影右前斜位舒张期见“黑桃”样改变。   2.5 30例患者血常规、心肌酶、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均正常。   3 讨论   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个特殊亚型,最早由日本学者Sakamoto等[4]于1976年报道,目前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现主要分为单纯型ACHM及混合型AHCM两类,前者即肥厚部位仅局限于心尖部,后者以心尖肥厚为主,同时合并其他心室壁(如室间隔)肥厚等[5]。国内文献统计AHCM约占肥厚型心肌病的25%[6],以40~6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该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胸痛、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等,但有部分患者无特殊表现,因AHCM肥厚的心肌不影响左室流出道,故预后较好[7]。国内有文献报道,AHCM患者易合并有心律失常发生,易引起头晕、黑矇等症状,故在AHCM合并有心房颤动时应积极采用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   由于患者常有???电图异常[8],故常被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HCM心电图主要特点为:(1)胸导联巨大倒置的T波,尤以V4~V6导联出现超过10 mV具有特征性;(2)ST段下移以V3~V5最显著,可能与肥厚的心肌复极方向改变有关,但与心尖肥厚程度无关;(3)胸导联R波增高。常被误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故需进一步检查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   通过此次病例分析发现,AHCM患者心尖厚度及左房内径较正常人明显增厚,但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差异不明显,考虑可能与AHCM患者心室舒张功能受限,左心室充盈受限有关。此次病例中约20%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未见心尖部心肌肥厚,造成漏诊的原因与探头的位置及心尖肥厚的部位局限、范围小有关。如果能从多个切面加强观察,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超声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操作方便,目前为AHCM诊断的重要依据。   本文30例中22例行左室造影20例诊断为AHCM,有效率为90.9%。同时冠脉造影发现冠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