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得要有意思”卢惠霖
“活得要有意思”卢惠霖
“人一生只有几十个春秋,很短促,但要活就要活得有意思。”说这话的是我国著名医学遗传学家卢惠霖。
卢惠霖,又名卢高荣、卢润生。1900年3月生于湖南省天门县岳家口,1997年3月18日因心脏病于长沙市逝世,享年97岁。
1925年,卢惠霖毕业于岳阳湖滨大学,随即留学美国,先后在海德堡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深造,曾从师于细胞遗传学创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摩尔根教授和著名细胞学家、实验胚胎学家威尔逊教授。1927年获硕士学位。由于勤奋学习和辛勤研究,他终因过度劳累而患上了肺结核,在疗养院一躺就是10个月。这期间他父亲和哥哥去世,在家人的催促下,他谢绝了好友们的挽留,抱病回国,到岳阳湖滨高级农业学校讲授生物学和化学。1935年后在长沙雅礼中学及湘雅医学院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卢惠霖任湖南医学院教授、医学遗传研究室主任、人类生殖工程研究组组长等职,他还担任过湖南省科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曾当选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坚持研究人类细胞遗传学
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开展的“学术思想批判运动”中,摩尔根遗传学被当成唯心主义理论而受到批判,人类优生学则成了禁区中的禁区。卢惠霖因为是摩尔根的第四位中国学生而受到株连,何况他又翻译出版了摩尔根的《基因论》,所以他成了“活靶子”。
数百名对遗传学一无所知的学生和不少极“左”人士,逼迫他承认具有“资产阶级学术思想”,好心人也劝他认错,但他坚决拒绝这顶强加的帽子,他要捍卫科学真理。后来,有关方面听取了卢惠霖的申诉,并做了进一步的调查,才制止了这一违背“双百方针”的错误。
1963年,卢惠霖首倡筹建了医学遗传学研究组,并迅即开展了调查研究。在对长沙市部分中小学的10091名学生进行色盲普查时,发现男性青少年中的色盲发病率为7.5%,女性发病率为0.92%。对48名色盲女孩进行家系调查中,发现她们的父亲均为色盲患者。这完全符合摩尔根发现的“连锁遗传规律”。
正当卢惠霖雄心勃勃地要进一步开展遗传学研究时,文???大革命开始了。他是所谓的“反动学术权威”,免不了被撤职、批斗。但他毕竟是全国人大代表,有所“保护”,与同时代的其他知识分子相比,他算是幸运的。然而,他还是被迫递交了“退休申请书”。
好在他不久就恢复了工作。卢惠霖将遗传学研究确立了为临床服务、为优生服务的方向。他与妇产科医务人员合作,率先在国内开设了定期的染色体病咨询门诊,预测胎儿的健康状况。他指导研究生开展特殊染色体病的研究,提出了“家族性断裂重接热点”的新概念。他们发现的异常核型有75种,均已载入国际人类染色体异常核型登记库。
提倡生殖工程
世界卫生组织1981年发表的资料表明,人类中的遗传病负荷已达10.8%,即每10个人中就有1.08人带有遗传病因子。人类中已肯定的遗传病有2811种。染色体病300余种,其发生率占新生活婴的0.5%~1.0%。有些专家甚至认为:“人类几乎没有一种疾病与遗传学无关。”
卢惠霖领导下的医学遗传学研究室对前来求诊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优生优育的宣传,一旦发现有染色体病的患儿就动员孕妇终止妊娠。他们在1979~1982年,曾对长沙市北区三家医院出生的3415名新生活婴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发现染色体异常者26例,发生率为7.6%;染色体变异者55例,发生率为1.61%。这一工作为中国制定优生优育政策及染色体病预防计划提供了珍贵的群体资料。
1979年11月,中国第一次人类与医学遗传学论文报告会在长沙举行,卢惠霖主持会议。他请人在会上做了关于优生学的报告,引起了轰动。新华社及多家媒体纷纷报道这一消息,被禁锢数十年的关于优生学的禁区终于打开。
1981年,卢惠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人类冷冻精子库。1983年1月,中国第一例人工授精男婴诞生。接着,卢惠霖又指导进行试管婴儿研究。1988年,两例试管婴儿在长沙出生,其中一例是中国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这标志着我国生殖工程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为此他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摇摇摆摆”走了90多年
1995年9月,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报道了庆祝卢惠霖教授95岁生日的消息。中国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被亲友祝福生日快乐,能在这样的节目中被“曝光”庆贺,可以想象卢惠霖教授的非同一般。
正是在这一年的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根据早先的约定,我在湖南的友人、一位出版社负责人的陪同下,去湖南医科大学的住宿区拜访卢教授。拾级登上二楼,刚坐定,老教授就从内走出,满面春风地与我们紧紧相握了——一脸的和善,一脸的微笑,使我们倍感亲切。
我们的造访使卢惠霖教授放弃了正在观看中美女排赛实况转播的机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