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5后女生非典型小日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85后女生非典型小日子

一个85后女生非典型小日子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看到她妈妈每次做鱼都要把鱼头和鱼尾巴切下来,她长大后自己做鱼时,也不假思索地把鱼头和鱼尾巴切下来。突然有一天,她想:为什么每次都要切鱼头鱼尾巴呢?她去问她妈妈,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你外婆就是这样做鱼的。她又去问外婆,外婆回答:没有什么原因,只是那时候锅太小了,放不下那么大的鱼。   大多数人都在程序化地“切鱼头鱼尾”,他们从未想过为什么要这样做,若真碰到有人告诉他,可以不那么做,他要么会告诉你:我一直是这么做的,我爸爸,我爷爷都是这么做的,要么质疑:可以这样吗?不行怎么办?别人笑我怎么办?   实验法   我过去的22年生命就是这样过来的,程序化地走下一步,程序化地做着别人都在做的事情,从来不问为什么,从来不敢想别的活法。当我正要自动完成人生的另一个“下一步”时,我停住了。这一次,我想自己说了算,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大学毕业,看到同学们当老师的当老师,读研的读研,出国的出国,我却并不觉得这些选项中有我满意的答案,只好随便找了份外贸工作先干着。   有一小段时间,我也看着外贸同行的收入眼红,打算在这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了几个月,我认为我没必要继续在这行混了,原因如下:一、不是做生意的料,对钱和数字不敏感;二、不需要这么多钱;三、所接触的环境没有文化气息,和我想要的浪漫、诗意生活差太远。   我第一时间填写了一个农场的实习生申请表格,最后如愿以偿地干起了农场刊物的文字编辑工作。在那儿,我随心所欲地看我想看的书籍,写我喜欢的文章。在学校的时候,特别是大学之前,繁重的学习压力让我没有什么时间思考,也没有什么时间看课外书。现在,我总是会想办法为自己留出一点点空闲,让我的感悟变成文字,慢慢地流淌出来。这是我生活中莫大的幸福时刻。   我开始庆幸自己吊儿郎当地度过了大学四年。我不像好学生那样上很多课,我听讲座,自己看书,跑去听别的老师的课,谈恋爱……这些事,在我看来比上课重要。大学最大的收获是遇到几个像样的老师,看了自???想看的书,谈了一场比较靠谱的恋爱。毫不夸张地说,这些老师、书还有恋爱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有些人抱怨自己的大学太差,老师太烂,大学生活太空虚,但我比较知足,我觉得自己几乎已经从大学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做减法   尽管在农场可以找到一大群“臭味相投”的同伴,但是出了农场,就会遭到很多人的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去做和“农”字沾边的事,就是不务正业。   我丝毫不在意别人怎么看,继续追寻我想要的生活。当我第一次在农场听到“半农半?住闭飧龈拍钍保以谛睦锼担裕褪钦飧觯≌飧瞿J郊嚷愀鋈说摹疤一ㄔ础迸└硐耄衷诘毕律缁嵊幸桓龊侠淼奈恢谩?   为什么要回归乡土,回归劳动?很多人向往城市,而从小长在城市的我,却发现城市不能提供给我一个理想的生活模式。从小到大我没干过什么活,家里不需要我做饭,做家务。对我来说,所有想要的东西,只要去超市,付钱,就可以得到。我从没想过我们每天所依赖的粮食、蔬菜是怎么种出来的,什么时候收获的,也从来不知道这些东西多少钱一斤,价格的高低和农民有什么关系。   我终于补上了小时候欠缺的劳动课程:除草、采摘、配菜、做早饭、洗碗、打扫卫生、做月饼……这些每个人都应该会的基本技能我做起来都是笨手笨脚的,我耐着性子从头学习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虽说小时候我们就学过,但直到23岁,我才真正感受到不但“粒粒皆辛苦”,而且“万事皆辛苦”。农场也提供了我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让我大脑里的词汇由赚钱、购物、买房、成功转变为植物、虫子、土地,太阳。在农场经历了夏秋冬,我也慢慢地知道了什么菜是什么时候收的,这种欣喜就有如随着岁月的增长,你会洞悉到心上人什么时候会干什么事一样。在北方的冬季,我宁可每天只吃萝卜白菜,也不愿去买黄瓜、西红柿、茄子这些只喜欢在夏天快乐地疯长的蔬菜。我知道在冬季,被人强行种出来的黄瓜、西红柿很不高兴,土地也很不高兴。   我不吃肉,不用手机,不看电视,不是“果粉”,不喝可乐,不用任何化妆品、护肤品、洗发水、沐浴露,不染发烫发,也不打算买房买车,唯一富有时代特征的行为是发微博,但不是“微博控”。我还一度想要扔掉电脑,但结合实际情况,不用电脑就没有饭吃。   劳动的习惯从农场工作延伸到了我的生活,我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做馒头、做酒糟、做泡菜、做酵素等等,并尽可能地自己去做每一顿饭,尽可能去学习被都市人遗忘的传统手工艺。连我自己也想象不到,原来从不碰厨房的锅碗瓢盆、不问柴米油盐的我,居然现在如此“勤快”。每一次动手,都是创造。我随意修改某个小步骤,得到不同的结果:每次做出来的馒头形状不一样、味道不一样;每次的酒糟也是各有风情:相同的食材,不同的组合,又是一道新菜。我像一个孩子一样好奇地观察食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