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坝江南 梨花在诗意中等待
阿坝江南 梨花在诗意中等待
清明时节,天光明朗。“清明”的本意是天气晴朗、草木繁盛,此时,正是冬至之后的第108天,传说中一年里纯阳之气极盛之时,春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古人往往感念于此时的种种复杂情感,总以“清明”为题成诗,使得满目春景中更是揉进了浓浓诗情。而这番诗情画意自然少不了花儿的巧妙衬托,金川的梨花也在此时盛开,为川西高原晕染出一抹如同江南一般的婉转诗意。
延大渡河朔源而上,便可来到金川,静静盛开的梨花连同那片高原之春都在等待着你的到来。
金川梨花:
高原上的四月雪
通往川西的路,总是那么迷人,自重庆出发到雅安,再翻过二郎山来到丹巴,似乎经历了四季。路过雅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一路开来,随着山势起起伏伏,仿佛一张金色的薄纱铺在融融绿海之上;路过二郎山之时,大朵大朵的雪花自空中落下,又轻轻伏于枝头;来到丹巴,便可见星星点点的梨花落于嘉绒藏寨之前,因为路途遥远,因为丹巴的精致,人们总会在此停留一晚。
当清晨再度来临,飞奔于大金川两岸,我们终于心甘情愿地被如潮水般层层荡漾的梨花海洋淹没。
当川西高原还未从冬的沉睡中完全苏醒时,金川的梨花已竞相怒放,传递春的消息,似洁白的哈达蜿蜒于山谷之间。天色未明,所有的一切都清润在天空一般的深蓝色中,而河畔成行的梨花倒映在宁静的河水里,河水悠长,汩汩流淌,恍若波光粼粼的银河,而两岸的雪山、村庄看起来就像是生长在高原空旷无垠的天空之中。这样宁静的金川,难怪被人们称作阿坝的江南。
金川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南,大渡河上游,是嘉绒藏族聚居的核心地带,这里保留着各式传统风格的寺庙、民居、碉楼,发源了民族风情独特的“马奈锅庄”。与别处的梨花不同的是,往往花儿美的梨树,结出的果子并不十分可口,而金川的雪梨则同时拥有了梨花的优美和雪梨的香甜。传说,文成公主进藏之时,路过金川,在此吃了从长安带来的梨儿,更希望将这美味与人们分享,于是将梨??子留给了金川的父老乡亲,而人们将公主留下的梨种子进行精心培育,在大金川河两岸栽满了梨树,于是才有了涓涓流水边年年如雪似浪的梨花,才有了皮薄、细腻,色彩明亮,味美甘甜的金川雪梨。而这种雪梨,也被当地人称为“公主梨”。当年的公主不过16岁的年纪,走进金川深入藏地,离家乡越来越远,种下梨树大概是为了以寄离愁别绪,不想这梨树竟福荫后人,一传千年。
虽然雪梨的甜美我们还不能品尝,但清晨微凉的风裹挟着梨蕊清甜甘冽拂面而来,仍然让我们品味到诗一般的雅致,只不过,少却了诗中那些离殇。
格尔乡藏寨:
梨树下的嘉绒人家
如果说,风景最好的归宿是人们的生活,那么金川梨花的归宿就在这十里藏乡。金川的梨花就像是这山间的晨雾一般,随着天色明朗渐渐退散到了村庄之中,而我们则要去格尔乡寻觅它的芳踪。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原那善变的天气竟然为我们带来了梨花不同的美。要去格尔乡,需要经过一座大桥,再沿山路上行。刚刚经过大桥,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天空中飘起了绵绵细雨,还没回过神来,这小雨又变成了漫天大雪。梨花带雨已是绝世的凄美,雪中的梨花更是晶莹剔透,散发出月光石一般的温柔荧光。这不禁让人想起林妹妹用来写白海棠的诗“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其实梨蕊又哪里只是白而已,那股纯粹的气质在雪中显得更是无比空灵。
雪,细细密密,顷刻落满了整个格尔乡,镶着彩色裙边的藏寨点缀其间,宁静得只剩下心跳。藏族的阿妈背着幼小的孩童一路悠悠荡荡地走在梨树下,低声的哼唱着只属于他们的歌谣,孩子咯咯地笑着,通红的笑脸映着雪片与梨花,更像是一片响亮的高原阳光。
嘉绒藏族建筑颇具特色,他们保留了嘉绒先民“垒石为室”的传统建筑风格,所有民居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黄泥粘合,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砌出的石墙立面整齐,棱角锐利,上窄下宽,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加之内部木结构横梁的互相支撑拉合,整个建筑下大上小,重心向内,稳定性强。砌到最高处,让房屋四角顺势形成角锋,最高处的石墙边缘加厚,避免墙表的平面化,增强立体感。远处鸟瞰,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规模宏大,犹如一座壁垒森严的古堡。寨子内横来直往、穿叉交错的青石板小道酷似藏族八宝图案中的“吉祥结”,红色的瓦片、飘动的经幡、奇特的符号、诵经的声响更给寨子增添了几分神秘。那些梨树就长在寨子房前屋后,与人们日夜相守。
穿梭于梨树间,嘉绒藏族的姑娘们笑意吟吟,与其他藏族相比,她们的头饰和服装都与彝族服饰有些相似,色彩鲜艳的头帕和百褶裙似乎都在诉说着嘉绒藏族先民与彝人的种种渊源,只是这些曾经东女国的子民们在吐蕃文化的熏陶下,也同样成为了佛祖的信徒。她们相信,正是因为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