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们以发展创建幸福和谐社会
他们以发展创建幸福和谐社会
在世界第七大河流“黑龙江”中上游,中国绿色宝库“小兴安岭”东麓,有一个山清水秀并且名字响亮的边境农场——红色边疆!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那时风调雨顺,物产丰饶,是垦区富裕的农场之一,被誉为祖国塞北的“鱼米之乡”。但后来,便自然灾害频发,经济走向滑坡。近三年,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带领全场干部职工群众在困境中求发展、在挑战中找机遇、在创新中谱新篇,以厚德和勤政赢得老天的眷顾,雨水调和的好天时又回来了,使红色边疆农场再度扬眉吐气,步入黑龙江垦区先进单位行列。
临危受命 百业待举
2010年以前,红色边疆农场在北安分局15个农场中经济排名是“铁丝拎豆腐——提不起来”,也导致了人气的低迷。在较长一个时期里,红色边疆农场在农垦系统默默无闻,要经验没有,与先进不沾边,几乎没有开过什么现场会和受过表扬,出过风头。同时,生产落后、百姓贫穷,带来的是人心涣散,干群关系不融洽,农场局面不稳定,导致一部分人矛盾激化后一度上访,并造成严重后果。
恰在这时,红色边疆农场新一届领导班子应运而生。在家无主事之人的局面下,管局党委经过紧急研究,立即将阅历丰富、沉着稳重的格球山农场党委书记沈福林调到了红色边疆农场,场长、书记一肩挑。
出身于普通工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处级领导岗位的沈福林,面对经济贫困落后、社会不稳定局面,感到身上压着千斤重担。
上任的第一个早晨,他独自一人的来到江边,心绪十分沉重,任寒冷的江风刺激着每一根神经。红色边疆是垦区贫困农场之一、格球山曾是垦区的三面红旗之一,条件没法比,工作开展难。他的脑子里一团糟,目光也漫无目的游移着。突然,他发现三个老年人在江堤上边溜达边议论:“啥时候给咱建完公园就好了”。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沈福林顿时醍醐灌顶:让百姓生活得更殷实、更幸福,就是我们为官一任的责任和使命。久经历练的他,在危局和困难面前重新恢复了冷静、沉着和从容。
“一切决策都要从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一切工作都要从百姓的幸福指数??虑,一切的成果都要以百姓的满意度作为标准,一定要改变闭塞落后的局面”,这是在党委会上他提出的观点。
以农为本 全面发展
土地,是农场的最大、最宝贵的资源,是农场职工的命根子。农场决策者清楚地认识到,要改变贫困状况,必需充分利用好这块资源,使其发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此,农场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各项改革的首要任务。
这个农场处于第四积温带过度第五积温带,占地118万亩,耕地面积24.95万亩。耕地中一部分沙化严重、一部分坡大难耕、一部分无霜期短,种植业局限性很大,以前基本是小麦、大豆、油菜老三样。由于种植结构的不合理,重茬大豆面积过大,造成土壤板结,作物产量下降,职工收入低。
为打破单一的种植结构,实现钱粮双增,农场尝试过芸豆、马铃薯、白瓜子、水飞蓟等经济作物,也从而总结出经济作物市场风险太大,不宜大面积种植的经验。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必须选择一个大面积种植作物来替代大豆,才是农业的出路。2008年,在总局、管局号召种植玉米的前提下,红色边疆农场把握机遇,开始试种玉米,但当时受玉米起身以后机车下不去地病虫害得不到防治、收获靠人工扒棒、实现不了打茬秋整地等诸多困难影响,玉米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
另一个致命的因素是,当时选择的品种经常是种早了粉子,种晚了上不来,于是农场进行小面积试验对比,从而发现德美亚玉米属于胶质种子,播种后即使40天不出苗也不会粉子,适宜早播,还有秋季脱水快、不倒伏、不掉棒、可以延时收获等特点。
品和的问题解决了,2010年,农场开始引进先进的玉米收获机械,打茬整地机械,并建设了农用飞机场一处。解决了玉米的全程机械化问题。
然而,多年来传统的种植习惯和思想观念,严重的束缚和禁锢着很大多数农场职工的头脑。在新事物面前,很多人害怕、困惑和犹豫着……毕竟,土地是他们收入的最大来源、赖以生存的条件。有的人由于怕赔钱,甚至把已承包了几年的土地转让给别人种植。
在这种情况下,农场领导没有急于求成,搞简单的“行政命令”。而是深入细致的做职工的思想工作,干部层层分片包干,串门进户,坐在职工的“炕头”上,介绍种植玉米的好处,让职工增加玉米种植的知识,增强信心,使当年的玉米面积达到3.7万亩,在北安管局推广面积最大。“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秋天,玉米取得了大丰收,每亩效益实现了翻番增长。
年底,老百姓乐了,职工的“腰包”鼓了起来,农场的方针他们彻底信了,思想发生了180度转折,出现了从不敢种到自愿种、再到抢着种的良好局面。2010年全场种植玉米7.5万亩,2011年增加到11万亩,2012年扩大到15.8万亩,占全场耕地的63.3%,大玉米真正挺起了种植业的脊梁。
为了把玉米种精,主抓农业的副场长谢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细说通电直导线附近的场摘要:一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没有电场.DOC
- 昆山联江发纸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pdf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引线键合模型 wire bonding model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pdf VIP
- 透过“人车家”战略,看小米加码大家电对白电行业影响几何.pdf VIP
-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4章化学模块练习(含答案).doc VIP
- 绘本《小鹿历险记》.ppt VIP
- 八年级地理中国海洋资源.ppt VIP
-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pptx VIP
- rca医疗案例分析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