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大合并感染原因和对策.docVIP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大合并感染原因和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大合并感染原因和对策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针眼大合并感染原因和对策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在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静脉留置针针眼大引起针眼处会有红肿、白色脓点,并使穿刺处愈合时间长,而易造成感染几率大。笔者根据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分析出具体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对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院内感染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针眼大;感染;对策   【中图分类号】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37-02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neonatus nursing,the big pinprick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causes and white pus,which makes the time of cicatrization longer and is easy to cause infection in the hospital.The autho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reason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the reason.It is obvious to improve quality of care and reduce the infection in the hospital.   【Key words】Neonatus;Big pinprick;Infection;Countermeasure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近年来在我国被广泛认识并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新生儿科,患儿小、病情变化快、用药代谢周期短,抢救用药要求随时给药,静脉留置针应用广泛,但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多例患儿拔针后针眼较大,甚至从针眼处挤出脓性分泌物,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率,特别对早产儿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对这种现象有极大必要做以分析。1.临床资料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患儿总数566人,对500例留置套管针的新生儿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选材为BD公司24G静脉留置针,消毒液为吉尔康公司的安尔碘,敷贴选用3M公司,留置部位选上、下肢静脉。其中61例针眼大,15例合并局部感染。原因分析如下:   1.1消毒不严格。   1.1.1护士工作量大,穿刺前准备不充足,急于穿刺,未严格洗手,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连接输液装置接口易污染,增加感染机会。   1.1.2留置过程中,在连接肝素帽时消毒范围小,甚至仅消毒穿刺点,消毒时间短,消毒液未干燥,就进行连接头皮针。敷贴松动、污染未及时更换。   1.1.3拔针后针眼消毒不严格,拔针后12小时内护理不当,针眼处易被感染。 ??? 1.2留置针保留时间过长。新生儿留置针一般保留3至7天,留置超过3天后,针眼处周围组织易出现感染。   1.3留置针固定不良。在固定静脉留置针过程中,输液敷贴将静脉留置针固定不稳定,未贴紧皮肤,套管易从血管内脱出原位,造成穿刺部位渗液、渗血引起感染的风险。   1.4穿刺手法。留置针较普通头皮针穿刺难度大,操作技术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易导致穿刺失败,而反复穿刺易导致血管损伤破坏严重,增加感染机会。   1.5患儿自身因素。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体重低,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生长发育快,活动灵活,抵抗力低,无自控力。尤其是早产儿,更易形成针眼大,增加感染机会。   1.6选择穿刺位置不合适。在关节部位留置时,由于活动度大,往往针眼较大,新生儿静脉血管粗直,留置时间长,药液对血管和局部组织刺激时间长,易引起静脉炎。   1.7与药物渗透压和化学刺激有关。由于新生儿往往需要输注静脉营养液,营养液含高浓度糖、脂肪乳、氯化钾、浓氯化钠,以及多巴胺、阿兮洛韦等药物,需长时间连续输注,因此药物刺激时间长,延长了针眼愈合时间,易使针眼变大而甚至引起静脉炎[3]。2.护理对策   2.1严格无菌操作。   2.1.1操作前严格洗手,消毒范围不应小于穿刺点周围8cm,整个操作过程严格无菌,常规用0.5%碘伏消毒皮肤2遍待干[2]。碘伏液不宜过多,以免通过穿刺点侵入皮下,避免反复穿刺,强调一次穿刺成功。消毒后勿用手接触穿刺部位,防止细菌从针眼进入血液。   2.1.2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预防感染。消毒肝素帽以肝素帽为中心,消毒整个肝素帽,扩大消毒范围。再进行穿刺更换敷贴时也要按穿刺要求消毒。有条件时尽量选择使用无针肝素帽连接输液器,降低感染机会。   2.1.3拔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