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 做投行那个王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冉 做投行那个王冉

王冉 做投行那个王冉   中国投行界的先锋、业余博客写手、微博上公共事务的参与者、移动的KTV歌曲库、个人形象上的完美主义者、Armani的忠实拥趸,钻石级单身汉……   他很严肃,他很活跃。   他会为了一个并购交易北京纽约46小时打个往返,会在拍照时注意衣服细节和发型是不是符合职业身份,也会在深夜与人写同题诗歌。他是王冉,“做投行的那个王冉”。这就是他在微博上对自己的全部介绍。   王冉成长在一个中规中矩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顺风顺水,也一直是学校的活跃分子,团委、学生会、学通社,以及校报、校广播台等学生组织他“一个部不能少”。1986年的夏天,刚刚读完高二的王冉作为一个中美教育交换项目的代表来到美国夏威夷,开始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活。他出国留学的消息还因为他学通社记者的身份而上了《北京青年报》的报眼。   王冉的18岁生日是在美国度过的。事实上,这也是他12年留美生涯中最辛苦的一年。初来乍到,他从国内如鱼得水的环境到了一个各方面都不熟悉的地方,对自己的心理是个很大的挑战。读完了高三以后他原本是打算回国的,但是父亲认为既然去了美国,就应该继续留在那里,至少要读完大学工作几年再考虑回国。于是,本来可以轻轻松松读些诸如美国文化、艺术史等花边课程的王冉为了拿到毕业证书不得不掉头狂啃莎士比亚和美国历史。心理的落差加上课业的压力让他对每天都要经过的Waikiki海滩无暇顾及。   一年之后,王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明尼苏达的玛卡列斯特学院,两年后又转读哈佛。他开始真正地融入了美国社会,随着周围朋友的增多也渐渐重新找回了曾经短暂摇摆过的自信。也正是在学校的这几年,美国文化中的宽容精神以及对自由至高无上的守护也无声地融入了他的血液中。   1991年从哈佛本科毕业后,王冉先后在一家房地产投资公司和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就职,两年后重返哈佛商学院读MBA。哈佛的生活拓展了王冉的视野,“你今天在案例中读到的人明天就可能出现在你的面前”。哈佛文化鼓励学生拥有远大抱负,鼓励人们在自己的领域成为先锋和领导者,并对社会和周围的人产生重大影响。这种文化与王冉内心深埋着的理想主义情结一拍即合,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他说,是哈佛给了他光荣和梦想。   27岁的创业者   在哈佛的时候,王冉从来没想过自己将来要做什么。他自己说这正是美国教育的好处,不逼着学生在学校里就开始想太多不该想的事。   1995年,中金公司(CICC)成立。刚刚从哈佛商学院拿到MBA的王冉恍惚间觉得中国投行业的春天来到了。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回到北京,同一个合伙人一起创立了“东方华尔”。那年他才27岁。   回首第一次创业,王冉感触很深。“创业是需要借助大势的,光有一切皆有可能的勇气还不够。中金公司之所以当时能够做起来,是因为有大量的大型国有公司需要海外上市,这需要一些特殊的政府资源,而这些是我们所不具备的。投行有市场,但那不是我们的市场。”王冉回忆说,当时市场中如日中天的民营企业还是三株、巨人这样的一批“草莽”,和今天日趋成熟和国际化的民营企业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很多连投行这个词都没听说过,更别说使用投行服务了。   东方华尔生不逢时,从创立到签下第一个客户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费用也只有30万人民币。在最艰难的时候,王冉不得不与公司员工靠编辑图书赚钱。1998年,王冉决定进行一次“策略性调整”,“先把拳头收回来才能再打出去”。他再次回到纽约,进入摩根大通银行的全球并购部工作。   二次创业   在摩根大通,王冉成功操作了包括韩国SKT通讯、真露啤酒、大宇电子、菲律宾航空公司等在内的几项在亚洲富有影响的并购项目,涉及总金额超过20亿美元。他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空中飞人,曾经创下一年之内香港汉城36趟往返的纪录。   与此同时,做一家中国的投行的梦想始终萦绕在他的心中。到了2000年的时候,伴随着全球互联网大潮的袭来,王冉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   那年3月,王冉放弃了国际投行的副总裁待遇再次回到北京。那时,他身边的很多同学、朋友纷纷辞职,创立了互联网公司。王冉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他认为,既然有这么多人出来创业,那这些公司都需要融资,需要并购,将来也需要上市。因此,他想做一家专门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的机构。于是,在北京的嘉里中心,易凯资本正式诞生了。   坐在我们面前的王冉再次回望12年前那个节点,那不仅是互联网的黄金期,也是全球风险投资业的癫狂时刻。“那时,VC只翻几页商业计划书,就会在两三分钟内决定给你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与东方华尔一年半才签下第一个客户的经历不同,易凯资本成立一个半月后就签下了第一单,那是由他哈佛商学院的学弟邵亦波创立、后来卖给ebay的易趣。很快,新浪、网易、亚信等很多互联网新贵也都纷纷成了易凯的客户。   但是随着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