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北朝时期“忠孝之辨”
南北朝时期“忠孝之辨”
【摘要】历史上“忠孝之辨”是一重要论题,《论语义疏》对此亦多有议论。皇侃秉承王弼“自然亲爱”原则,以玄学自然本体论作为“孝”的绝对性的依据。同时,皇侃突出“忠”的相对性与条件性,藉此为梁武代齐的不“忠”予以辩护。此外,郭象“无为而治”思想对皇侃影响颇深,也是造成“忠”的相对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忠;孝;《论语义疏》
【中图分类号】B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082-3
“孝”,在历史上是一极重要的德行,常与之相提并论的另一重要德行,是“忠”。然而,现实中,两者往往又存在无法回避的矛盾与冲突。所谓“忠孝难以两全”,“忠孝之辨”也由此产生。汉代经学就曾有关于“忠”、“孝”孰轻孰重的争论,大致上说,“孝大于忠”乃是今文经学的意见,“忠大于孝”则是古文经学的意见…。魏晋以降,今、古文之争渐歇,“忠孝之辨”则仍在继续。考察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一方面,王朝兴替频繁,侍奉贰主乃至三主之臣比比皆是;另—方面,门阀士族盛极一时,孝亲之德倍受崇重。在这情形下,“孝逐渐超过了忠”。事实上,这种“孝超过忠”、“孝大于忠”的观念在皇侃《论语义疏》中亦多有阐发,反映出南北朝时期的思想特质。
一
皇侃本人就“性至孝,常日限诵《孝经》二十遍,以拟《观世音经》”。事实上,像皇侃这样以诵经方式表达孝心孝性的情况在当时是很常见的。如《陈书·徐份传》:“份性孝悌。陵(按:徐份父徐陵)尝遇疾,甚笃。份烧香泣涕,跪诵《孝经》,昼夜不息。”可见,“孝”作为最基本的德行,倍受崇重。
《论语义疏》“孝”的观念与皇侃孝的践行是一致的,皇侃对待孝的态度也在“孝大于忠”的“忠孝之辨”中得到体现。例如,在事父母“就养无方”、事君“就养有方”问题上,皇侃疏释《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时云:“子事父母,左右就养无方,是能竭力也……然事君虽就养有方,亦宜竭力于君。”细加品味,“子事父母,左右就养无方,是能竭力也”显被视作了当然之理;而“亦宜竭力于君”中的“亦宜”??字,则不无劝勉之意。在另一条疏释中,皇侃同样提到“有方”、“无方”的问题:“臣礼就养有方,有方则隔;弟子无方,无方则亲也。”“有方”既“隔”,“无方”既“亲”,显然“无方”大于“有方”,也即“孝大于忠”。另如在对待君、亲过失的态度上,皇侃云:“君亲有过,若任而不谏,必陷于不义。不欲存孝子之心使都不谏,故开其少分令必谏也。”又云:“君若有过,则必犯颜而谏之。《礼》云:‘事君有犯而无隐,事亲有隐而无犯。’”孝子于父之过仅“开其少分”,且“有隐而无犯”;忠臣于君之过则“必犯颜而谏之”,“有犯而无隐”。显然,这也是“孝大于忠”。
那么,皇侃关于“忠孝之辨”的立论依据是什么呢?何以会“孝大于忠”呢?其实,在皇侃疏释《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引王弼之语中,已道出了其中的缘由:“自然亲爱为孝,推爱及物为仁也。”“自然亲爱”也即“自然爱亲”,其中“自然”二字至为关键,可以说“孝”与“忠”之间的本质区别即在于“自然”与否。再如:
孔子举所异者,言为风政者,以孝悌为主。父子天性,率由自然至情,宜应相隐。若隐惜则自不为非,故云直在其中矣。若不知相隐,则人伦之义尽矣。
父子真属,天性莫二,岂父有罪,子向他说也?故孔子曰:“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故云“有隐也”。而君臣既义合,有殊天然。若言君之过于政有益,则不得不言。
在皇侃看来,“父子真属,天性莫二”,故“宜应相隐”,“而君臣既义合,有殊天然。若言君之过于政有益,则不得不言”。可以看出,皇侃以“天性”、“自然至情”、“真属”等为据,将“孝”置于“忠”以及是非曲直之上,显示出玄学自然本体论的理论倾向,并以此将“孝”推至无条件的、绝对的崇高位置。
从“孝”与“忠”的内涵看,“孝”几乎完全沿袭旧说,鲜有新义,故此处略而不论。相形之下,皇侃有关“忠”的见解,则显示出某些新的思想倾向,值得我们注意。具体而言,臣的地位有所上升,君的权威有所下降,与子于父“孝”的绝对性形成鲜明对照,臣于君“忠”的条件性和相对性更加突出了。请看以下疏释:张凭曰:“夫君臣之道,信而后交者也。君不信臣,则无以授任;臣不信君,则难以委质……”
孔子答,因斥定公也。言臣之从君,如草从风。故君能使臣得礼,则臣事君必尽忠也;君若无礼,则臣亦不忠也。
比较皇侃对《学而》“与朋友交言而不信乎”所云:“朋友交合,本主在于信,岂可与人交而不为信乎?”。则张凭竟是将“主在于信”的朋友之道移作了“君臣之道”,并进而要求君、臣在平等的基础上“信而后交”。这样的观念显然是对君主权威性的极大挑战,以至于“君能使臣得礼”反成为“臣事君必尽忠”的先决条件,“君若无礼,则臣亦不忠”。看上去,皇侃这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doc VIP
- 《合理膳食平衡营养》课件.ppt VIP
- 计算机-豆包推出AI浏览器,“模型即应用”在巨头上不断验证.pdf VIP
- 小金库治理完整培训.ppt VIP
- 容建平《破解五行》归纳.pdf VIP
- 深圳大学UOOC答案-病原微生物与人类健康.pdf VIP
- 2024年安徽省繁昌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客运索道客使用单位运索道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客运索道安全总监职责+客运索道安全员守则.pdf VIP
- 氢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 VIP
- 40篇英语短文搞定高考3500个单词(全部含翻译-重点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