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层人大代表农业科技“心事”
基层人大代表农业科技“心事”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农业领域。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处于最基层的农民对农业科技有哪些需求?他们在农业科技运用方面还存在哪些困扰?记者就这这些问题采访了前来参加全国两会的三位基层人大代表。
调整种植结构需科技“支撑”
广西资源县两水苗族乡社水村位于猫儿山脚下,平均海拔800多米。全国人大代表、社水村党支部书记杨盛川介绍。全村1900多人,有旱地400多亩、水田1200多亩、林地2万多亩。由于地处高寒山区,加上病虫害常发,作物产量尤其粮食产量难以提高。
据杨盛川介绍,每年5月份是社水村水稻插秧时节。9月份收割完稻谷后就进入秋冬菜种植季节,每年村里都会种植大量的白菜、西红柿、青瓜、马铃薯等,“秋冬菜是大家收入里最大的一块。”他举例说,每亩西红柿可超5000千克,除去种子、肥料、人工等每亩4000元的成本,“少则可赚四五千元,多的可赚上万元。”但在2011年,西红柿收购价格一直维持在每千克0.8元左右,村里不少种植户都亏了。
谈到今后发展思路,杨盛川表示,今后要调整产业结构。大搞秋冬菜种植。同时他表示技术仍是“拦路虎”,村里不少人还未很好地掌握蔬菜种植技术。他呼吁农业部门在种养方面多派农技人员到农村指导。
“农村最缺科技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回龙村党总支书记张荣锁认为。农村最缺的是科技人才。“现在农村留下的大
部分都是老一代的传统农民,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不愿意留在农村。更不愿意回到农村。”他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二是要出台政策鼓励农口毕业的学生投身农村建设,给他们一些待遇,提供上升通道。
据张荣锁介绍,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不足。也造成了农业科技化程度偏低。“最需要的是农村土地集中连片,这样才好实施机械化,很多农业科技成果才有应用空间。农民主动去学习新科技的积极性才会更高。”
张荣锁说,现在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各类假农资产品对农村危害很大,农民眼前最迫切、最直接的需求就是如何辨别假农资。“若是有防假、辨假方面的科技成果,应尽快向农民普及。”
“让更多的科技培训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平坝县高峰镇麻郎村的村支书刘乔英在“两会”期间,仍然牵挂着村里的茶苗。“茶叶种植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如果不会管理,茶树产量不高,甚至还会死亡。”
2006年,麻郎村仍是省级贫困村,全村人均收入只有450元。在刘乔英的带领下,村民们逐渐淘汰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种上了优质大米,去年人均收入达到2800兀。
“过去种水稻都是满天星式的乱栽乱插。后来县里派出技术员指导我们科学种植优质大米。拉直线插秧,留出阳光沟,喷药防虫。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每亩田能增收近千元。”刘乔英说,乡亲们尝到了科技的“甜头”,过去组织技术培训没人愿意来,现在大家都主动来,都担心学不到技术被淘汰。
近几年,村里又引进了核桃苗和优质茶苗。但这些经济作物对村民来说都是新鲜事物,大家面临不懂技术、不会剪枝、不会管理的困境。
刘乔英说,县里、镇上的技术人员来村里培训,非常有用。但培训的次数有点少,乡亲们的接受能力也很有限。需要一个较长的接受过程。建议加强农业科技的培训,增加培训经费。加大农业科技的扶贫力度。“让乡亲们都学技术、懂技术,通过科学技术脱贫致富。”
“农村交通这块还是最不方便的。我们县城没有铁路、没有高速、没有水路,对农民经济建设是很大的一个障碍。”她说,农村基础设施这块,国家在转移支付方面应该有个专项资金。
“还有农村医疗这块,现在基本实现全覆盖了。但农村居民合作医疗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各搞各的。能不能把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合理统筹?”
“当村干部不容易啊。”62岁的余的娜感慨,“我们经常去县里各个局要钱,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跑,这家批5000元,那家给1万元。其实现在国家惠农资金很多,农业、水利等都有钱,但是不能整合使用,发挥的经济效益就比较低。”
“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领导也难。但对于农村最薄弱的地方,能不能再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她轻轻地问,语速缓慢,却透着一种坚定。
专家对话农业科技
李荣:农业技术推广虽面临挑战但前景广阔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肥处处长)
李荣认为,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是成绩突出,面临挑战,前景广阔。他将农业发展的突出成绩概括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第二,全力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三,全力服务耕地质量建设和科学施肥。第四,全力服务科技救灾,在执法监管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加强。
他认为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技术推广肩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任。第二,农业技术推广肩负着保证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