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埔生态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
大埔生态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
大埔,是一个美丽得绝对让您心跳的地方。一个传统与现实、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家园,蕴涵着一种沧桑之美、传统之美和文化之美。那里天蓝水绿,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天地澄明,境内风光如画、风情如诗,被誉为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
这里,还是广东第一个“中央苏区县”,三河坝是著名的革命遗址旅游品牌,两岸山峰耸翠,如诗如画。东岸,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雄踞山头。西岸,明朝兵部尚书、中山纪念堂、明代古城墙等坐落其中。埔梅交界的阴那山雄奇险峻,云雾飘渺,怪石嶙峋。“千年古刹”万福寺依山而建,是韩江水系四大名寺之一。风光秀丽的丰溪林场是著名的省级自然资源保护区,区内古木参天,珍稀动植物众多,构成了天然生态公园。具有客家民居特色的土围楼和方石楼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堪称世界民居建筑奇观。
就是这样一个县,藏在深山,却谱写出客家山区的美丽篇章,交出了一张让老百姓满意的答卷: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54.02亿元,比增14.7%;六大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70家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97元,比增16.9%。全县陶瓷销售收入11.6亿元、税收6477万元,分别比增6.1%、31.4%;大埔电厂已取得国家能源局的批准文件,电力工业税收4820万元。全县接待游客91.8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4.9亿元,分别比增42.8%、45.9%。全县新引进招商项目77个,计划固定资产投资额157.44亿元;其中在建项目59个,计划投资额122.9亿元。
交通不便,经济底子薄弱,资源优势不明显,是大部分山区县的短板。大埔县为什么能实现加快发展呢?
“围绕低碳经济县、宜居宜业县、人文魅力县、幸福和谐县的目标,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挖掘资源潜力,推进生态产业建设,促进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绿色崛起。”大埔县委书记林健雄在接受《源流》记者采访时,充满信心地说。
陶瓷工业:搭建现代产业生态链
大埔是“中国青花瓷之乡”,盛产瓷土。大埔陶瓷生产始于宋代,经过八百余年漫长的历史演变,已逐渐发展成为生产多门类、多品种、多用途的陶瓷产品的基地。??日用所需的杯、盘、碗、碟等粗精日用陶瓷外,还生产成套的茶、酒、咖啡、餐具及电器、建筑、艺术瓷,引进高科技术的特陶等。
桃源镇镇长周威对《源流》记者说,陶瓷产业已经成为桃源的支柱工业,全镇12家陶瓷企业去年年产值2.5亿元,利税1500多万元,纳税超百万的企业有5家。桃源陶瓷企业走的是 “科技兴瓷”和“低碳循环绿色”之路。桃源昌隆陶瓷工艺厂自主研发的“全釉薄胎陶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填补了我国“薄胎瓷”生产工艺空白。同时,各陶瓷企业逐渐向“专、精、特、优、新”方向发展,形成了企业有自己的好产品、各有各的好品牌。如昌隆陶瓷厂的“全釉青花薄胎陶瓷”、桃源陶瓷工艺厂的“吉玉”牌工艺品和餐具,富源陶瓷工艺厂的“郎红瓷”系列等。这些产品成为该镇的拳头产品,树立了瓷产区的陶瓷品牌形象。
大埔陶瓷的另一个主要产地在高陂镇,该镇镇长黄海军向《源流》记者介绍,大埔县陶瓷生产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曾是全国四大主产区(江西景德镇、湖南澧陵、潮州枫溪、广东大埔)之一,也是出口陶瓷的主产地之一,素有“北有瓷都景德镇,南有高陂白玉城”美称。大埔陶瓷以成套日用细瓷、工艺瓷为主,尤以青花瓷最体现大埔陶瓷特色,青花瓷产值占全县陶瓷总产值近八成。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广东宝丰陶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源流》记者见到,工人们正在包装各种精美的瓷器,准备送到“广交会”参展。“我们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出口,每年的国外订单源源不断,不用愁销路问题。”公司董事长郭福琼从事陶瓷生产一辈子,他的企业也是当地的行业领头羊。他说:“大埔的陶瓷业界有一个特点非常鲜明,就是各个陶瓷厂都掌握着原料加工、泥坯塑制、赋釉及煅烧等各个工序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各有特色。”
光德镇镇长罗铁峰告诉《源流》记者,仅光德镇,全年陶瓷产值5.8亿元,利税2547万元,陶瓷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大埔县政府专门规划了占地1000亩的陶瓷产业园区,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包括制定有关财税、用地、收费等优惠政策,对陶瓷产业园区内企业进行重点倾斜支持和扶持等。为进驻大埔的建筑陶瓷企业大开方便之门,鼓励园区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发展。
“大埔的工业是独具特色的,2011年大埔县陶瓷销售收入11.6亿元,比增6.1%;上缴税收6477万元,比增31.4%。”大埔的郑尚森副县长曾经在基层工作多年,对陶瓷产业了如指掌。“今后,大埔将不断加大陶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力度,促进陶瓷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工艺化方向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大埔陶瓷行业将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