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艺中用水问题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代茶艺中用水问题探析

宋代茶艺中用水问题探析   摘要:宋代有关茶艺的诗歌众多,为研究宋代茶艺中的用水问题提供了大量资料,从宋代茶饮对水质的严格要求,和制作方式的独到,可以看出宋人茶艺活动更加注重对水的择选。在宋代茶艺中,不仅“重茶”,而且更“重水”,茶水结合,将茶艺文化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宋代;茶艺;诗歌;用水   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58-02   宋代茶叶已成为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品,有关茶饮文化更为发达。目前学术界对于宋茶问题的研究很多,如李晓所著《宋代茶叶经济研究》、沈冬梅所著《茶与宋代社会生活》。也有运用“以诗证史”研究方法的,如罗春兰、潘永幼的《从茶诗词看宋代品茗风尚》、彭景元的《从宋代诗词中探析宋代茶文化》等。但就宋代茶艺中用水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将以宋代茶艺诗歌为主要资料,对宋代茶艺中的用水问题展开讨论。   一、宋代茶艺中的择水   美茗必有好水烹,自古以来爱茶之人对茶水的选取非常重视,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茶汤的质量。古人择水的标准有多种,唐《茶经》一书中提出“三水论”,认为煮茶的水分三等:山水最好,江河水居次,井水最差。[1]同样宋人也十分重视泡茶用水,宋徽宗《大观茶论》强调:“水以清轻甘洁为美,……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污,虽轻甘无取”。王安石《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中谓:“水甘茶串香”。[2]但由于宋人对茶的认识不同,喜好各异,故对水的追求也不尽一致,大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水质的要求。“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3]要选取益茶之美水,宋人认为需要符合五个字的标准,即清、轻、甘、活、洌。   清是用水的基本要求,“清明不淆”的水才称得上“灵水”,梅尧臣作诗曰:“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蛤蟆,……诗肠久饥不禁力,一缀入腹鸣咿哇。”[4]沏茶用水尤应洁净没有杂质,无色、透明,澄之无垢、挠之不浊,才能够显现茶的特点和特性。   水质的轻相对于重而言,好水质地轻,浮于上,劣水质地重,沉于下。宋徽宗《大观茶论》中推崇用水之轻:“水以清轻甘洁为美”。当时所指水之“轻”、“重”,应为今人所说的“软水”、“硬水”,软水泡茶,茶汤明亮,香味鲜爽,其色、香、味俱佳。   自然界的水味有甘苦之别,宋人蔡襄著《茶录》谓:“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梅尧臣也云:“清泠已向金盆贮,甘滑还从玉椀知”。[4]蔡襄的《圣泉》也有:“清甘本无滓,渴饮得真味。端能发茶色,博亦资农利”。[4]   活指水有源有流。苏东坡有诗云:“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大瓢贮月归深瓮,小勺分江入夜瓶。”[4]南宋胡仔《绍溪鱼隐丛话》赞曰:“此诗奇甚!茶非活水,则不能发其鲜馥,东坡深知此理矣!”宋人认为只有活水才能充分表现茶的固有品质。   洌则是指水有清泠感。水不寒则躁,而味必啬(苦涩)。泉清而能冽,泡出的茶汤滋味自然纯正。洌水以冰水和雪水为佳,所以宋代诗人杨万里有“锻圭椎璧调冰水”的诗句。宋人喜雪水煎茶,即是取其甘甜、清冷之味。   (二)水源的要求。宋人将水分为天水和地水两大类。天水是指在雨、雪、霜、露、雹等未降到地面前收集的水。地水则是指井水、江河湖水、泉水等。   雨水是纯软水,用来泡茶,茶汤清澈明亮,香气高爽馥郁,滋味醇正甘洌。但雨水因季节不同有高下之别。秋雨水味清冽,泡茶滋味爽口回甘,是雨中上品。梅雨甘滑,略逊一筹。春雨和风甘雨宜茶,周必大曾赞道:“压倒柳州甘露饮,洗空梅老白膏芽。”[4]而夏雨宋人认为水质不净,不宜饮用。   扫雪煮茶更为宋文人雅士所好,孔平仲诗描写了扫雪煮茶的情景:“呼童梯屋器贮之,犹得煎茶待佳客”。周紫《雪中煮茗》中也有:“旋扫飞花煮玉尘”。宋人对雪水煮茶情有独钟,陆游诗曰:“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宋人对雪水的喜爱,可能与相信雪水有药理功能有关。南宋赵希鹄《调变类编》中载:“雪水寒甘,收藏能解天行时疫一切热毒”。   宋人往往喜选深井中之水煎茶,有关宋人井水煮茶的诗也有不少。陆游曾作诗云:“汲水自煎茗,锵然辘轳声。百尺鸣古井,肺腑凛清寒。”描述的就是汲取深井之水煎茶的情景。宋人也喜用活井水,赵师秀《梦回》诗中说:“自煎沙井水,更煮岳僧茶”,沙井水指的就是活井水。   江、河、湖水质有其独特之处,宋人也用之煎茶。如富春江水、绍兴东湖水,水质清澈、水品极佳。但这类水易受污染,为得到优质的水,在取水上也很有讲究。如以江水煮茶,强调取江心之水,杨万里说:“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4]说的就是此意。宋人还有用溪水煎茶的,刘颁在其诗中曰:“溪梅已烂漫,溪水方纯净。淹留待亲茶,初觉昼日永。”   宋人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