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神话神灵形象与母题通约性演变.docVIP

日月神话神灵形象与母题通约性演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月神话神灵形象与母题通约性演变

日月神话神灵形象与母题通约性演变   摘要:从史料、文献入手,对各民族日月神话、神灵形象的记述及母题的通约性演变进行梳理与分析,目的在于通过民族间的比较,借以窥视、回溯神话遗存的原始面貌及其所演绎的解释世界、观察宇宙和探问宇宙自然观的方式。神话中扭曲的形象、诡奇的情节,是原始初民对人生、宇宙的关照和理解,包含着古俗文化的本源性和始基性因子。   关键词:日月神话;神灵形象;智慧遗形;生态生存   中图分类号:I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6?0160?05   中国日月神话文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日月神话及其变文,散见于《山海经》等典籍中。这些神话由于音变、音转、讹变、流变等原因,虽可以互证、互补,但仍有梳理、辨析上的困难,如嫦娥、姮娥、羲和、常羲、封狐、玄妻、宓妃,各有其独立神话和身份,曾被视为同一人。类似神话羲和、常羲育(浴)日月、后羿射杀三足乌、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以零散、驳杂的形式,构成中国日月神话体系。二是包括侗族《救太阳》、《救月亮》神话在内的各少数民族日月神话,散见于建国后陆续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族神话民间故事集中。袁珂先生编纂《中国民族神话辞典》,收录少数民族日月神话凡38篇。此外,各民族“开天辟地”、“起源之歌”、“洪水滔天”系列神话和古俗歌谣中,也包蕴众多零星的日月神话遗迹。   各少数民族日月神话富于浪漫色彩,或盛传始祖开辟之功,或赞美民族英雄之举,或追寻远古先民足迹,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自豪感,与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日月神话并置为华夏文学瑰宝。已有的研究,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在远古先民看来,世界是由神、人、天地万物组成。天神、半人半神的英雄、万物化身的神灵,构成原生性神话体系,其中天神是绝对主宰。日月神话在这一体系中的位置,汉族以之为天神(三足乌是天帝帝俊之子,羲和、常羲、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帝俊、炎帝、祝融、黄帝、帝喾、颛顼诸帝皆为掌管生死、司职天界的主神),地   位崇高;各少数民族多以日月为始祖所造或人的化身,与山水鱼虫同属物神,主体性和自我意识薄弱,处于被打造、被欺凌、被拯救的地位,遂生发出“救日月”母题。进入文明时期,儒家、理学影响深远,人们对代表初民知识积累的神话采取孔子那样“不语”的态度,近代又多褒扬神话中人与自然斗争的社会学价值,对其中蕴涵的远古先民顺应自然、尊重万物的生态伦理重视不足。   实质上,记载原始初民与自然依生、傍生(tiracchana)状态的神话,是我国生态文学与文化的滥觞。现代人认为荒诞不羁的神话表述,却是原始初民眼中真实存在的生活。神话中扭曲的形象、诡奇的情节,是原始初民对人生、宇宙的关照和理解,包含着古俗文化的本源性和始基性因子,成为后人理解、破译远古祖先信仰和生命历程的一把钥匙。从泛民族(主要对象是汉民族)的意义上,对日月神话神灵形象的记述及母题的衍化作梳理与分析,目的在于借此以窥视、回溯日月神话遗存的原始面貌及其所蕴含的朴素自然观,为现代性思维所追崇的生态伦理观寻找本源性思想依据。   一、人兽合体的日月神灵形象:人与动物和谐为一的生态观关于神灵形象,黑格尔指出:“一般地在亚洲人中间,我们看到动物或至少是某些种类的动物是当作神圣而受到崇拜的,他们要借这些动物把神圣的东西显现于直接观照。因此,在他们的艺术中动物形体形成了主要因素,尽管它们后来只用作象征,而且和人的形状配合在一起来用。”[1](179)我国神话体系中日月神灵形象的产生和演变,体现了这一特点。最初,日月神灵是以动物形象来指代和表征(represent)的,如下记述即是例证:   “日中有三足乌。”——《论衡·说日篇》   “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体就,穴鼻始 萌。”——《太平御览》卷四引《诗推度灾》   “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鸟,象鸟,而有三趾,阳之类,其数奇。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蛤焉,阴之类,其数偶。”——《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五十五辑《灵宪》   日以三足乌为阳精,月以兔为月气。马王堆出土的汉朝帛画中,分别将三足乌、蟾蜍充盈于日月内,皆是把动物形象当作日月神灵来崇拜。这种意义表征(representation)和具象指代,来源于对天体规律和动物习性细致入微的观察。将太阳与鸟(三足乌、鸡)联系在一起,大致有如下原因:   其一,鸟在天空飞行,能轻易致远,与古人观察中的太阳运行规律相似。尤其是其中的雕、鹰等,性情凶猛,能抓起年幼小孩,飞上数千米高空,远远望去,只见一个黑点,而太阳中有黑子,按照一定轨迹运行,通过类比联想,古人可能据此推测,太阳这个发光的圆球是由鸟驮着飞行的。   其二,源于初民对生殖的崇拜。远古时期自然条件恶劣,需要群体来对付强大的野兽,生殖便成为日常生活和种族繁衍的双重需要。太阳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