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桂剧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摘要】近年来,古老的戏曲艺术受到来自快捷方便的电子信息的强烈冲击,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戏曲事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已成一个全国性难题。戏曲走向旅游市场,重新探索市场,争取新的观众,不失为一个传统戏曲保护与传承的好办法。
【关键词】文化旅游 桂剧 开发利用
近几年,全国各地有多家戏曲团体进行旅游演艺市场探索。从2010年《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旅游演出类参评的173个项目可以发现,涉及戏曲类的旅游演出有18个,其中一半为单纯的戏曲演出,另一半为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旅游演出。尽管份额不大,但戏曲在旅游市场仍占有一席之地。随着地域文化的发掘成为世界旅游热点的趋势,地方戏曲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魅力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挖掘传统戏曲的文化内涵,展示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一方面可以使传统戏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旅游项目,充实旅游内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扎根于民间的桂剧融汇了广西特有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逐步形成了细腻含蓄、形象灵秀、刚柔相济、富有乡土气息的风格特色和贴近生活的淳朴简约之美。目前,桂剧已陷入频临绝唱的境地,桂剧原有的艺术特色在日渐淡化,需要及时保护和抢救,才能使这一濒临消亡的剧种重新焕发生命力。
桂剧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
桂剧的历史沿革。桂剧旧时称“桂林戏”、“桂班戏”,是广西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桂剧流行于我国广西、湖南等地,以桂林和柳州一带西南官话地区为中心。明末清初时,桂林地区的昆山腔、弋阳腔、乱弹、徽班戏互相融合吸收,逐渐形成了桂剧。清道光年间,桂林的“三合班”和“三庆班”成为桂剧最早的职业班社。至光绪年间的“缨络小社”、“福华群英”成为桂剧史上最早的科班,开创了专业的桂剧艺人培训机构,1912年始出现女子科班。后来,桂剧又从京剧中吸收了养分,丰富了自身。抗战时期,在桂剧大师欧阳予倩等人的带领下,桂剧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提高并成立了“桂剧实验剧团”,1944年西南剧展展演后桂剧成为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之一,桂剧发展也进入了黄金时代。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桂剧面临市场萧条的局面。另外,尹羲、刘万春等一些有造诣的桂剧表演艺术家相继谢世,桂剧传承面临困境。2006年5月20日,为保护国家传统戏剧,经国务院批准,广西桂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桂剧的艺术特色。一是桂剧的唱腔特色。桂剧融合了祁剧、京剧、昆曲等剧种的声腔和表演艺术,唱做念舞并重,尤以唱工精细、做工逼真传神见长。桂剧的声腔基本上属于皮黄系统的板腔体,素以弹腔为主体,并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弹腔,分南路和北路两大系,其反调形式—“阴皮”和“背弓”又都自成体系,北路高亢雄劲,南路委婉深沉;阴皮略带凄怆悱恻,背弓则见长于表现悲壮凄凉的情绪;高腔,源于弋阳腔,是一种由曲牌缀合组成的曲牌体,曲调高昂、悲凉,其演唱特点是仅用锣鼓伴奏和人声帮腔,不用管弦乐器;昆腔,即昆曲,曲调婉转低回,格律比较严谨;吹腔,即安春调或安庆调,男女不同腔,男腔稳健、潇洒,女腔利索、活泼。
二是桂剧的表演特色。桂剧的表演特色是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表演时侧重做工,讲究文戏武做,还有许多的绝技。其表演非常讲究武打工架,要求动作健美、优雅。程式动作要求严谨、准确、优美、细腻、逼真,形体眼神讲究“手脚柔软、眼睛传神、步伐轻”,表演讲究“一念二唱三哭四笑五愤恨”。
三是桂剧的脸谱特色。桂剧的脸谱化妆以红、黑、白三色为主,只有旦、净、丑中的个别人物用脸谱,生旦净丑仅用一般的化妆。其中,净角的脸谱种类较多,包括:“整脸”、“巴巴脸”、“歪脸”、“四块玉脸”、“烂脸”、“神佛妖脸”等;丑角的脸谱称为“白鼻子”,白色鼻子大时如豆腐块、小时仅如桃叶;旦角仅有钟无艳、孙二娘和陶三春三个人物用脸谱,一般为左金钱右桃花,或左金钱右梅花。
桂剧的社会功能。一是教育功能。桂剧演出形式活泼生动,对中低层的民众,能够发挥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桂剧活动诠释的这些故事,所宣扬的“忠、孝、节、义”的思想,都是维系民众伦理道德,加强民众纲常意识的重要力量。另外桂剧还能增加当地民众的文化知识及历史知识。
二是娱乐功能。起初桂剧是为了娱神,后来渐渐才衍生具有了娱神和娱人的双重功能。桂剧从形成之初便成为广西官话地区最普遍、最时尚且为各阶层的广大民众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在一年的忙碌和辛苦中桂剧的演出极大地丰富和娱乐了当地的民众。
三是联谊功能。在乡间桂剧演出的时候,往往会招来邻近各村的村民前来看戏,不同村落姓氏的人一起看戏,容易加强民众的地缘联系。例如20世纪50年代广西平乐县有两个村闹矛盾,这两个村的桂剧艺人就免费为这两村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