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酶通论-王镜岩生物化学(全)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 酶通论-王镜岩生物化学(全)PPT

第八章 酶 通 论 ;酶的重要性;酶的发展史;1878年, 给酶一个统一的名词,叫Enzyme,这个字来自希腊文,其意思“在酵母中”。 后来对酶的作用机理及酶的本质做了深入研究, 1930年,证实酶是一种蛋白质; 80年代初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RNA——核酶(ribozyme),这一发现打破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开辟了酶学研究的新领域, 现已鉴定出4000多种酶,数百种酶已得到结晶,而且每年都有新酶被发现。 ;酶的应用;一、酶和一般催化剂的比较 ;二、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2.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 生物体内的大多数反应,在没有酶的情况下,几乎是不能进行的,酶作为催化剂比一般催化剂更显著地降低活化能,催化效率更高。;3.酶具有高度专一性(specificity) 高度专一性是指酶对催化的反应和反应物有严格的选择性。被作用的反应物,通常称为底物(substrate)。酶往往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作用于一种或一类物质。而一般催化剂没有这样严格的选择性。 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糖苷键的水解,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肽键的水解,脂肪酶只能催化脂肪酯键的水解,而对其他类物质则没有催化作用。 酶作用的专一性,是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和一般催化剂最主要的区别。 ;4.酶活性受到调节和控制 有机体的生命活动表现了它内部化学反应历程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是受多方面因素调节控制的,一旦破坏了这种有序性,就会导致代谢紊乱,产生疾病,甚至死亡。酶活力受到调节和控制是区别于一般催化剂的重要特征。 ;细胞内酶的调节和控制方式;(4)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活性的调节 酶受大分子抑制剂或小分子物质抑制,从而影响酶的活性。 (5)其他调节方式 通过别构调控、酶原的激活、酶的可逆共价修饰和同工酶来调节酶活性, ;第二节 酶的化学本质及组成 ;一、酶的化学本质;二、酶的化学组成; 酶的辅因子,根据它们与酶蛋白结合的松紧程度不同,可分为两类, 辅酶:指与酶蛋白结合比较松弛的小分子有机物质,通过透析方法可以除去,如辅酶I和辅酶Ⅱ等。 辅基:以共价键和酶蛋白结合,不能通过透析除去,需要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才能与蛋白分开,如细胞???素氧化酶中的铁卟啉,丙酮酸氧化酶中的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都属于辅基。 所以辅酶和辅基的区别只在于它们与脱辅酶结合的牢固程度不同,并无严格的界线。 ;三、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 ;(2) 寡聚酶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基组成的酶,这些亚基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亚基之间靠次级键结合,彼此容易分开。 大多数寡聚酶,其聚合形式是活性型,解聚形式是失活型。相当数量的寡聚酶是调节酶,在代谢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3) 多酶复合体 是由几种酶靠非共价键彼此嵌合而成。所有反应依次连接,有利于一系列反应的连续进行。 这类多酶复合体相对分子质量很高,例如脂肪酸合成中的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是由7种酶和一个酰基携带蛋白构成.;第三节 酶的命名和分类 ;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发展,发现了很多的新酶。为了研究和使用的方便,需要对已知的酶加以分类,并给以科学名称。 1961年国际生物化学学会酶学委员会决定每一种酶应有一个系统名称和一个习惯名称。 ;一、习惯命名法 ;二、国际系统命名法;三、国际系统分类法及酶的编号;四、 六大类酶的特征和举例;转移酶催化基团转移反应,即将一个底物分子的基团或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底物的分子上。 例如, 谷丙转氨酶催化的氨基转移反应。;水解酶催化底物的加水分解反应。 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及脂酶等。 例如,脂肪酶(Lipase)催化的脂的水解反应;;;;;第四节 酶的专一性 ;一、酶的专一性;1.结构专一性;相对专一性;2. 立体异构专一性 ;二、关于酶作用专一性的假说;锁与钥匙;诱导契合;诱导契合机制;C.诱导契合;D . 产物脱离;近年来,通过对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确信酶与底物作用的专一性是由于酶与底物分子的结构互补,诱导契合,通过的分子的相互识别而产生的。 ;第五节 酶的活力测定和分离纯化 ;一、酶活力(enzyme activity)的测定 ;;引起酶促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2、酶的活力单位(U,activity unit) ;国际酶活力单位;国际酶活力单位;3、酶的比活力(specific activity); 酶活力的表示方法;称取10mg蛋白酶粉配制成10 m1酶溶液,从中取出0.1 m1酶液,以酪蛋白为底物,用Folin-酚比色法测定酶活每小时产生6000ug酪氨酸。另取4m1酶液,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氮为0.2mg。若以每分钟产生1 ug酪氨酸的量为1个活力单位计算,根据以上数据,求出:(6分) (1)1m1酶液中所含蛋白质量及活力单位。 (2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