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 中级 经济法 基础的讲义
第 一 章 总 论本章考情分析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年份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综合题 合计 2009年 2分 10分 1分 — 13分 2008年 4分 8分 2分 — 14分 2007年 4分 6分 1分 — 11分
第一节 法律基础
一、法和法律 (一)法和法律的概念 1.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二)法的本质和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解析】法不是超阶级的产物;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既不是某个统治阶级个人的意志,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统治阶级意志)。 2.法的特征: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还具有自己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例题1·多选题】(2009年考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疑编号615010101]
?
『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本质和特征。以上的描述均正确。
【例题2·单选题】(2008年考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答疑编号615010102]
?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不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二、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多种多样。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三个,缺一不可) 【例题1·多选题】(2009年)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 A.自然人 B.发明专利 C.劳务 D.物质资料
[答疑编号615010103]
?
『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客体。自然人不得视为法律上的“物”,不能作为法律关系的课题,发明专利是非物质财富,劳务是一种行为,物质资料是物。
【例题2·综合题】公民王某与某医疗中心签订协议,承诺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角膜无偿捐献给该医疗中心,用于帮助失明患者重见光明,分析王某与医疗中心形成的法律关系。
[答疑编号615010104]
?
『正确答案』王某与医疗中心形成的是遗赠法律关系。主体是王某和医疗中心,客体是王某身体的一部分-角膜,内容是王某在自己死后将角膜无偿捐献给该医疗中心,用于帮助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三、法律事实 任何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要有法律事实的存在。 依据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标准,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法律事件 法律事件,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事件可以是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也可以是某些社会现象,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虽属人的行为引起,但其出现在特定法律关系中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法律行为(最普遍的法律事实) 法律行为,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的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与其相对应是非法律行为)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法律行为作多种的分类: (1)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注意】违法行为是指应受惩罚的行为,也可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2)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 积极行为,又称作为,是指以积极、主动作用于客体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消极行为,又称不作为,是指以消极的、抑制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3)(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 非表示行为,是指不是经行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事实状态而具有某种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拾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年计划的项目申报辅导 幻灯片1.ppt
- 2009年诏安南洋新加坡的项目前期营销推广执行案.pdf
- 2009年芜湖东方蓝海大砻坊周边地块商业规划的设计建议.ppt
- 2009年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北区N8地块可行性的研究的报告.doc
- 2009年西安雅荷地产四季城的项目营销的的策划的方案.ppt
- 2009年资阳地区语文科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字词复习的资料.ppt
- 2009年西安高新区绿地中央广场的项目整合规划的方案.ppt
- 2009年资阳地区语文科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字词复习的资料PPT.ppt
- 2009年资阳地区语文科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字词复习的资料.ppt
- 2009年西安莱安逸境的项目规划的设计的方案.ppt
- 20102011学年度武汉市四月调考数学试卷及的答案.doc
- 2010 监理工程师《工程建设投资控制习题班的讲义.doc
- 20102011年度江苏省重点疾病防治的项目实施的方案.doc
- 20102011年全球及中国汽车轮胎行业的研究的报告.pdf
- 2010201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 事物的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 苏教版.ppt
- 20102012级测绘工程、地球物理学专业培养的方案 ... 武汉大学.doc
- 20102015中国汽车前桥模块产品市场分析及投资 ... 艾凯行业的研究中心.docx
- 20102015年江西省投资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的报告简版的报告.pdf
- 20102015年考研英语试题及的答案.docx
- 2010311数学(理)试题卷与的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