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与环境第4章
第 四 章 人 与 环 境 人离不开环境,不论是工作,家庭事务还是休息,都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否则将会影响工作和休息的效率与质量,影响身心健康。因此,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任务之一就是要使人与环境协调。第一节 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一、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定义 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一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二)环境的类型 通常按环境的属性,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1. 自然环境:是指未经过人的加工改造而天然存在的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名山大川等 2. 人文环境:是人类创造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成果的总和。物质的成果指文物古迹、绿地园林、建筑部落、器具设施等等;非物质的成果指社会风俗、语言文字、文化艺术、教育法律以及各种制度,等等。 二、人与自然环境 (一)人离不开自然环境 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利用、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自身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人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地球的表层,它是由空气、水和岩石(包括土壤)构成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在这三个圈的交汇处就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圈。 人类与环境关系,还表现为人体和环境的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环境(又叫无机环境、物理环境)二大部分构成。 (二)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 人类不是被动地适用环境,而是能动地适用和改造环境环境。 (三)环境保护和治理 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森林植被的破坏、草原退化和沙漠化、土地沙化,大气和水污染。 三、环境构成 (一)大小构成 如按构成空间大小来分,环境可分为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微观环境指室内环境。 中观环境指一栋建筑乃至一个小区域的空间大小。 宏观环境指小区域以上,乃至一个乡镇、城市、区域,甚至是全国、全地球的无限广阔的空间。 (二)构成因素 可分为阳光、大气、水、土壤、地质和生物等要素。 (三)构成性质 环境要素具有物理性质(颜色、形状、气味、导电性等)、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还原反应)和生物性质。 四、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当一个人处于某一个空间环境时,人的思想情绪等心里肯定会受这一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的行为活动对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在能动地适用环境的同时,还可以积极改造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 1. 环境刺激和相应的人体效应 1)人体外部器官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人体外部感觉器官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刺激后会出现相应的反应。例如:气温变化与体温调节;外界光线强度与瞳孔调节。 2)人体内部器官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人体内生理或心理因素刺激引发的行为反应。 3)人的心理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听到有关信息时,心里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变化。 2. 人的舒适性 舒适性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因人、因时和因地而异。 人的舒适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舒适性,二是知觉舒适性。 1)行为舒适性:指环境行为的舒适程度。 如果累了要找一个地方休息,但坐在地板上或凳子上休息就很不舒服,行为舒适性就差。 2)知觉舒适性:环境刺激引起的环境舒适程度。 上述的休息地方如果很热、很吵闹、很脏、很暗,即使有凳子、椅子休息,人感到也不舒服,那么知觉舒适性差。 第二节 行为与环境 一、环境行为(人的行为) 1.定义:环境的刺激会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效应,而这种人体效应会以外在行为表现出来,我们称这种外在行为为环境行为或叫做人的行为。 2.基本模式和意义: 模式(见下图):人类的环境行为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刺激作用(或是由于自身的心理或生理的需要)所形成的。 意义:这种作用促使人类适应、改造和创造新的环境。例如,人类的建筑活动是由于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这里的人的行为还包括社会群体的作用。 环境行为基本模式行为 反应环境 刺激需求 愿望 二、环境行为特征 环境行为是环境和人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人对环境的感觉、认知和态度这一连续的过程。 (一)客观环境性 行为的发生,必须具备一个特定的客观环境。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包括群体),导致人类的各种行为,使人类适应、改造客观环境,并创造一个适合人类自身需要的新的客观环境。 (二)自我需要性 环境行为是人类的自我需要。不同环境中的人,对环境的需要是不一样的。这种需要既包括生理需要,也包括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也会随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动物生物化学7生物催化剂酶.pptx
- 放化疗病人的护理.pptx
- 03汽车燃油喷射控制.pptx
- 15建筑消防.pptx
- 凯杜负氧离子能量涂层最新版ppt20151020.pptx
- 引流管护理xq.pptx
- 妇癌figo分期浅谈.pptx
- 肺泡微结石症pap.pptx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制造技术n10.pptx
- 麻疹20165三基.ppt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