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第二章 生物碱)
天 然 药 物 化 学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生物工程学院郑一敏 教授 天然药物化学 第二章 生 物 碱(Alkaloids) 一、概 述 生物碱是人类对植物药中有效成分研究得最早而较多的一类成分。从十九世纪德国学者F.W.Sertrner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碱(morphine)以来,迄今已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约10000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全国医药产品大全》中收载的生物碱药物及其制剂达六十余种。 ㈠ 生物碱的定义 生物界中非生物体必需的含氮化合物。 生物碱类化合物一般都具有生理活性,往往是中草药或植 物的有效成分。如: 鸦片中的吗啡——镇痛作用; 麻黄中的麻黄碱——止喘作用; 长春花中的长春花碱——抗癌活性; 黄连中的小檗碱——抗菌消炎作用; 山莨菪碱——抗中毒性休克作用 石蒜中的生物碱加兰他敏——具有拟胆碱作用 利血平——降压作用 ㈡ 分布 生物碱主要分布于植物界,迄今为止在动物中发现的生物碱极少。生物碱在植物界 分布很广,存在于一百多个科中:如:豆科、茄科、防己科、罂粟科、毛茛科等植物 中。 其中双子叶植物含生物碱远比单子叶植物为多。较为集中地分布于防己科、罂粟 科、夹竹桃科、毛茛科、豆科、马钱科、茄科。 地衣类和苔藓类植物中,尚未发现生物碱的存在。 菌类中已发现有生物碱。 ㈢ 存在形式 生物碱在植物体内主要存在的形式有: 1.游离碱:由于部分生物碱的碱性极弱,不易或不能与酸生成稳定的盐,因而以游离碱的形式存在。 ㈣ 命名规则 1.生物碱类型的命名 主要根据: ⑴母核的化学结构,如吡啶、吡咯啶、喹啉、异喹啉、萜类等; ⑵以来源植物命名,如石蒜科生物碱等。 (五)分类方法 生物碱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包括 1.按植物来源分类 如:石蒜生物碱,长春花生物碱; 2.按化学结构分类 如:异喹啉生物碱、甾体生物碱; 3.按生源结合化学分类 如:来源于鸟氨酸的吡咯生物碱。 二、生物碱的分类(结构分类) 1、 吡咯烷 (pyrrol 2、吡啶 (pyridine)类 3、莨菪烷(tropane)类 4、喹啉(quinoline )类 5、异喹啉(isoquinoline )类 6、丫啶(acridone)类 7、菲啶(phenanthridine)类 8、 喹唑啉(quinazoline)类 (一)、吡咯烷(pyrrol)类生物碱 由吡咯或四氢吡咯衍生物组成的生物碱。该类生物碱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简单的吡咯衍生物、吡咯里西啶衍生物(又称双稠吡咯啶) 1.简单的吡咯衍生物碱 吡咯烷类生物碱代表结构 如水苏碱 简单的吡咯衍生物碱 简单的吡咯衍生物碱 红古豆碱(cuscohygrine)属简单的吡咯衍生物类生物碱。存在于颠茄、莨菪、曼陀罗、山莨菪等茄科植物中。该生物碱本身无药用价值,但将其还原成红古豆醇,再与乙酰苦杏仁酰氯反应制成红古豆苦杏仁酸酯,有类似阿托品类药物的散瞳、抑制腺体分泌、舒张平滑肌、降压等作用。 2.吡咯里西啶(pyrrolizidine)衍生物 由一个三价氮原子形成稠合的二个吡咯啶环,故又称双稠吡咯啶。主要分布在菊科千里光属、豆科野百合属等。 如:野百合属植物农吉利[Crotalaria sessiliflors L.]中的抗癌有效成分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属吡咯里西啶衍生物。 吡咯里西啶类 (二)、 吡啶(pyridine)衍生物 该类生物碱主要由哌啶衍生的生物碱和吡 啶生物碱组成。重要的有: 1、哌啶类 2、吡啶衍生物( pyridine) 3、吲哚里西啶(indolizidine)类 如:其来自大戟科植物一叶萩又称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cosa (Pall) Rehd.]中的一叶萩碱(securinine) 一叶萩碱能兴奋中枢神经,有类似硝酸士的宁的 作用,毒性小,亦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神经衰弱,亦用于小儿麻痹症和其后遗症。 吲哚里西啶(indolizidine)衍生物 娃儿藤碱(tylophora alkaloids):是菲骈吲哚里西啶的衍生物,存在于娃儿藤属植物中。曾于印度娃儿藤属植物Tylophora asthmatica wight根中分离获得。该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但因神经毒性,未能应用于临床。 4 喹偌里西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