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端粒与端粒酶—王琳PPT
——端粒与端粒酶 王 琳 201212202301030 12级生物工程一班 长寿梦想的“天梯”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贡献:揭示了 “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erase” (染色体是如何被端粒和端粒酶保护的)。 Elizabeth H. Blackburn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美国加利福尼亚 旧金山大学 Carol W. Greider 卡罗尔·格雷德 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 Jack W. Szostak杰克·绍斯塔克 美国哈佛医学院 内容提纲 DNA末端复制难题的提出 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端粒及端粒酶与衰老、癌症的关系 端粒与端粒酶的研究现状 端粒酶的活性检测技术 抑制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展望 一、DNA末端复制难题的提出 1、端粒概念的提出 1938 Muler X射线处理果蝇染色体 2、DNA的合成过程 ⑴解旋 ⑵单链结合蛋白的结合 ⑶RNA引物的合成 ⑷DNA聚合酶合成DNA ⑸切除引物,填补空缺,留下切口(针对滞后链) ⑹DNA连接酶连接切口 ⑺外切酶切除最后的末端引物 二、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 端粒最早是由著名的遗传学家赫尔曼·缪勒 (Hermann Muller,因为发明用 X射线突变基因而获得1946 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于1938 年发现的。 缪勒给这种天然末端结构取了个形象的名字—— telomere, 这是由希腊语“telos” (末端) 及“meros” (部分) 组成的。中文翻译为“ 末端的颗粒” , 简称“ 端粒” 。 1941年芭芭拉·麦克林托克 (Barbara McClintock,因为发现玉米的转座子获得198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在玉米的遗传学研究中也证实端粒的存在。 二、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 1984年,伊丽莎白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论是四膜虫还是酵母自身的端粒序列都可以在酵母中被保护和延伸。而带着四膜虫端粒DNA的人工染色体进入到酵母后,复制后被加上的是酵母端粒序列而非四膜虫的端粒序列。 二、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 二、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 1984年,卡罗尔作为博士研究生进入伊丽莎白实验室, 开始了端粒末端合成机制的研究工作。 她们假设端粒是由某种酶合成 , 那么在细胞裂解液里应该有这种酶的存在, 如果使用四膜虫细胞裂解液在体外能检测到端粒序列的复制和延伸, 那无疑证实这种“ 酶” 的存在。 二、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 实验过程大致如下: 1、将底物寡聚核苷酸(端粒DNA、随机序列DNA)进行放射性标记; 2、将高浓度的寡聚核苷酸底物与高浓度的四膜虫细胞裂解液一起孵育; 3、通过放射性标记的核苷酸来检测体外端粒序列的合成。 二、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 结果显示,当四膜虫细胞裂解液加入四膜虫或酵母端粒序列DNA时,其明显被重新加上了DNA碱基,而且以 6个碱基递增的方式延长,与四膜虫端粒重复基本单位为 6个碱基正好吻合,而对于随机序列的DNA底物并不发生延伸。 实验结果证明,端粒 DNA的延伸是通过“ 酶” 来完成的,且这种酶的活性不依赖于DNA模板。这种酶后来被命名为“端粒酶” (telomerase)。 二、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 1985年,卡罗尔和伊丽莎白在四膜虫细胞核提取物中首先发现并纯化了端粒酶。之后 ,耶鲁大学 Morin于 1989年在人宫颈癌细胞中也发现了人体端粒酶。 三、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端粒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质末端的部位,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质组成。 三、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端粒的结构和功能 功能:①保护染色质末端不被降解,防止其粘着、融合及重组,维持其完整性;②参与染色质的定位;③ 反映细胞分裂的能力。随着体细胞的不断分裂,端粒DNA重复序列逐渐缩短的特点决定了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因而端粒可以作为细胞的“分裂钟”预测细胞的分裂能力。人体端粒的重要功能是保持染色质的完整性,防止染色质DNA降解、末端融合、缺失和非常规重组。 端粒及其基本结构 三、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 端粒酶(又称端粒体酶)是由端粒酶RNA 组分和蛋白质组分共同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这个酶复合物中的RNA是模板,其上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而蛋白质成分则具有催化活性。 三、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目前认为端粒酶主要由3个部分构成,即端粒酶 、端粒酶相关蛋白质和端粒酶逆转录酶。 三、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端粒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