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庭话语信息过量语用研讨.pdf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事法庭话语信息过量语用研讨

摘 要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研究中国民事法庭审判过程中的话语信息过量现 象,试图解释这一语言现象的顺应特征。在本文中,根据研究的需要,+ 把民事法庭中的话语信息过量界定为在法庭问答过程中,讲话者(即问、 答双方)在进行交流时除了提供自己所期望的、必要的信息外所附带的 过量信息的动态过程。 提出了法庭话语信息过量分析的理论框架。作者认为,法庭话语信息过 量是讲话者为了实现其交际目的而对各种语境因素做出的顺应性选择的 动态过程,主要涉及始发行为、交际目的和语境变量。 本文分别从两个方面来对信息过量的法庭话语进行研究:(1)法庭 话语信息过量的顺应性研究;(2)法庭话语信息过量的功能性研究。 首先,法庭中的发话者和答话者在提供过量信息时不是机械的、固 定不变的,而是因应各种不同的语境,具有顺应性。对民事法庭话语信 息过量的顺应性探讨从两个方面来展开:(1)发话者(即法官)话语信 息过量的顺应性研究;(2)答话者(即当事人)话语信息过量的顺应性 研究。在法庭这一特殊情境下,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这三个 方面对问话者的语言选择影响很大,法官运用话语信息过量来顺应这三 个语境以达到审判目的。相对于刑事法庭中的答话者,在民事法庭中, 答话者有更大的选择语言的自由,他们也是从三个方面来对语言进行选 择,即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通过对语料的研究,可以发现, 法官是运用信息过量顺应自己的心理动机来达到发现案件事实的目的 (即公正审判),而当事人也是运用信息过量顺应自己和法官的心理来达 到交际目的(胜诉),这些现象在前人的研究中常常被忽视。 其次,法庭话语信息过量具有功能性,本文从两个方面来展开:(1) 发话者的信息过量的功能性研究;(2)答话者的信息过量的功能性研究。 其中,发话者(即法官)的信息过量的功能性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探讨: (1)解释专业术语;(2)拉近法官与当事人距离;(3)以事实为基础劝 说当事人;(4)安抚当事人情绪。答话者(即当事人)的信息过量功能 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研究:(1)增强应对和谐;(2)强化应对态度;(3) 提高应对效率。 法庭话语的信息过量包含了上述两方面的特征,共同服务于民事法 庭的审判活动,鉴于民事法庭的参加方人数众多,各方当事人在民事审 判活动中的利益存在多重的交叉和冲突,民事法庭话语过量的研究也一 直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难点。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期能管中 窥豹,探讨民事法庭信息过量的语言特征。论文建立的理论框架可用于 研究其他情境(如警察讯问,医生询问)中的话语信息过量现象,论文 中对话语信息过量的语用功能分析对今后研究讲话人如何有效地达到自 己交际目的时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民事法庭;信息过量;顺应;交际功能 ABSTRACT Thisthesisisa of pragmatic overinformativenessinChinese analysis civilcourtroom to the in setting,seekingexplaindynamicadaptation overinformativenessinChinesecivil production inthisresearchwillbeunderstood asthe of additionalor process providing added informationfromthe apart information tothe literallynecessary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