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层住宅楼毕业设计计算书.doc
设计题目:设计
任务下达日期: 200年月日 完成期限: 自200年月日至200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生班级、学号: 土木班号 指导教师:
一、设计题目:富贵小区2号楼设计
二、建筑地点:,北临黄河路,西临燕山路。
三、基本要求
1、建筑规模:建筑面积:4300-4400,建筑层数:12层。
2、认真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3、掌握建筑及结构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充分考虑影响设计的各种因素。
4、明确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5、学会查阅和运用有关设计规范和设计规程。
6、正确选择结构形式并进行结构布置,掌握多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
7、认真绘制图纸和编写说明书、计算书。
四、设计条件
1、自然条件
(1)拟建区地势平坦,拟建房屋的地理位置(见附地形图)
(2)主导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3)土壤冻结深度:2.0m
(4)地质资料: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室外地面绝对标高107.4m,土层分布均匀,自地面以下土质情况和土层厚度依次为:
杂填土 0.6m
可塑状粉质粘土 1.2m,地基承载力130kPa
硬塑状粉质粘土 2.0m,地基承载力180 kPa
硬塑状粘土 3.0m,地基承载力220 kPa
中砂 5.0m,地基承载力250 kPa
地下静止水位距室外地面4.5m,水质对建筑物无腐蚀作用。
(5)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进行设计,场地土类型为Ⅱ类。
2、设备条件
(1)电力、供水、排水、供热均由城市系统引入。
(2)电梯依据建筑设计与防火要求设置。
五、设计内容
1、建筑设计内容:
编写建筑设计说明书,基本内容如下:
(1)工程简介(包括建设地点、建筑性质、建筑总高度、层数、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和建筑设计方案特点等)
(2)建筑总平面设计;
(3)建筑平面设计;
(4)建筑立面设计;
(5)建筑剖面设计;
(6)建筑细部设计,装修处理及工程做法(如屋面做法,楼面做法,地面做法,墙体,楼梯,屋面防水,屋面排水,室内有水房间防水,门和窗选择,室外台阶,散水,防火疏散,雨篷等);
完成下列图纸绘制:
a、总平面图 1:500
b、首层平面图 1:100
c、标准层平面图 1:100
d、立面图 1:100
e、剖面图(一般要求剖切楼梯间)1:100
f、主要建筑节点详图 1:20或1:30
2、结构设计部分
提供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基本内容如下:
(1)结构选型与布置
(2)剪力墙类型判别及刚度计算
(3)荷载及地震作用计算
(4)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验算
(5)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6)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7)内力组合
(8)剪力墙截面设计及抗震构造措施
并完成下列图纸绘制:
a、结构平面布置图(首层梁板布置图和标准层梁板布置图)1:100
或1:200
b、剪力墙配筋图 1:100
c、连续梁配筋图 1:50
d、楼屋面板配筋图 1:100
e、楼梯配筋图 1:50
六、其他说明
设计图纸量不少于12张2号图,其中手工绘制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各一张 ;结构设计采用手工计算、电算复合,设计说明书不少于15000字,外文翻译在3000字以上。设计说明书排版格式按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七、参考资料:
1. 丰定国,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2-41:28-61:24-44:14-20李必瑜.房屋建筑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2-44
9. 丰定国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2003:102-107
10. 龙驭球包世华.结构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8-85
附图:
摘 要
该设计是高层住宅的主体结构设计,采用的是剪力墙结构。该建筑共12层,一梯三户,总建筑面积约为4400m2,总建筑高度为38.1m。建筑设计部分主要进行了建筑设计构思,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剖面设计以及防火和疏散设计。平面布局合理、立面简洁大方,满足功能要求。结构设计包括荷载计算(重力荷载、风荷载、水平地震荷载)剪力墙、现浇楼梯、楼板的设计计算和结构配筋,在结构计算中,竖向荷载采用分层法;地震作用采用底部剪力法。在荷载内力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力组合,根据荷载进行了最不利配筋计算。在配筋计算中,考虑了构造和抗震要求,并进行了相应的构造配筋,计算结果较准确。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知,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