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 (二)讲解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声诊断学 (二)讲解材料.ppt

超声诊断学 第一章 绪论 超声医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科学,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诊断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包括五种检查方法:X线、放射性核素、超声波、CT、MRI。 超声医学从机制而言,主要是将超声辐射至人体组织,利用其相互作用,达到治疗上的目的。一是利用组织细胞的反作用(被动作用):反射、散射及透射等规律,提取其信号并加以显示,而成为各种超声诊断法;二是利用辐射到组织细胞而产生的生物效应作用(主动作用),达到保健、治疗的目的。 超声检查 运用超声波的原理,对人体软组织的物理特性、形态结构及功能状态作出判断的一种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 第一节 超声诊断学的内容与特点 主要内容: 1、脏器病变的形态学诊断和器官的超声大体解剖学研究; 2、功能性检测:如心脏功能、胆囊收缩功能等; 3、介入性超声的研究。 第二节 学习的指导思想、要求与方法(自学) 第三节 超声诊断发展史(自学) 超声检查方法中必须掌握的 四个基本环节 1、熟悉仪器性能,正确调节各个按钮,阅读说明书和操作手册;2、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手法和程序,以获取理想、规范的图像;3、全面、正确地描述、记录和分析图像,确立诊断依据;4、临床思维,综合分析提示诊断结论。 第二章 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 第一节 诊断超声的物理特性 第二节 超声诊断的显示方式极其意义 第三节 常见的超声效应与图像伪差 第一节  诊断超声的物理特性 一、定义 1、超声波(ultrasound):频率超过2万赫兹的声波。频率超过成年听觉阈值(20~20000)的上限;超声波的本质为高频变化的压力波;以波动形式在物质内传播;携带能量并可转至传播物质;回声及穿透声波中包含传播物质中的声学物理信息。 2、超声诊断:应用较高频率超声作信息载体,从人体内部获得某几种声学参数的信息后,形成图形、曲线或其他数据,用以分析临床疾病。 (常用为2.2~10MHz间) 二、声源、声束、声场和分辨力 (一)声源(soynd soyrce):能发生超声波的物体称为声源。超声声源亦为超声换能器(trnsdycer)--超声探头,由压电元件组成。压电元件:天然晶体(石英)、压电陶瓷(钛酸钡、钛酸铅等)、有机压电薄膜(PVDF等)。    超声波的发生 诊断用超声波一般应用压电元件所产生的压电效应,即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而发生。 压电效应 (piezoelectric effect) 在力的作用下(压力或负压力),压电元件的一对面上产生电场,其符号(正、负)相反,或在电场的作用下,压电元件产生 如同外力作用 下的改变(增 厚、减薄)。 1、正压电效应(direct piezoelectric effect):加力后产生电场的变化。 2、逆压电效应(converse piezoelectric effect):加电场后产生厚度的变化。 超声波是在逆压电效应情况下产生的。 加以高频的(1MHz)交变电场,压电元件产生厚、薄间的高频变化,即高频振动而产生超声波。 超声波通过人体后产生的反射回声撞击至压电元件时,产生正压电效应而呈现电压变化(与回声强度成正比),反映体内信息,输入超声诊断仪经信号放大、处理等过程而形成声像图。 (二)声束(soynd beam): 是指从声源发出的声波,一般在一个较小的立体角内传播。中心轴线称为声轴,是声波传播的主方向(主瓣)。 声束是由一个大的主瓣和一些小的旁瓣组成。 超声成像主要依靠探头发射高度指向性的主瓣并接收回声发射;旁瓣的方向总有偏差,容易产生伪像(旁瓣效应) (三)超声场(acoustic field): 探头向前方辐射超声能量所到达的空间。即超声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时介质中充满超声能量的空间区域。超声场简称声场,亦可称为声束。 声场特性 向远方发出的声束中,起始段平行;到达某一点后开始向两侧扩散,即声束逐 渐增宽。 1、近场 (fresnel zone,near zone) 在声束的平行区至扩散区焦点以内的范围。 近场声束集中,呈圆柱形。指向性、横向分 辨力好,医学主要 利用近场区域。实 际上由于旁瓣的相 干作用,其横断面 上的声能分布不均 匀,影响诊断。 2、远场 (fraunhofer zone, far zone) 从声束的扩散点开始,即为远场。呈喇叭形。 远场声束向周围 空间扩散,其直 径不断增加,但 远场横断面上能 量分布比较均匀。 扩散声束边缘线可相交至探头发射面,形成扩散角;其在每一边缘与近场声束边缘的延长线间角度称“半扩散角”。 半扩散角为衡量 声束指向性的重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