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洞身挖及初支施工安全方案.docVIP

高速公路隧道洞身挖及初支施工安全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速公路隧道洞身挖及初支施工安全方案

目录 一、 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编制依据 1 2、编制原则 1 二、 工程概况 2 1、工程简介 2 2、水文地质条件 2 三、施工部署 3 1、施工安排 3 2、隧道施工工效指标及工期 3 3、人员的配备 4 4、机械设备的配备 4 四、施工方案 5 1、超前支护及辅助施工 5 2、洞身开挖施工 7 3、初期支护施工 11 4、爆破施工 16 5、开挖安全步距控制 18 五、监控量测 18 1、监控量测的目的 18 2、监控量测流程 18 3、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 19 4、量测项目的测线和测点的布置 20 5、量测频率 22 6、监控量测作业 23 7、监控量测资料的整理与反馈 24 8、监控量测中应注意的事项 25 六、超前地质预报 25 1、超前地质预报施工流程示意图 26 2、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26 七、 质量标准 27 1、洞身开挖 27 2、喷射混凝土支护 27 3、锚杆支护 28 八、 质量保证措施 29 1、质量目标 29 2、质量管理机构及保证体系 29 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0 九、安全保证措施 31 1、安全方针及目标 31 2、隧道开挖安全保证措施 31 3、隧道支护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2 4、隧道出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3 5、应急预案 33 十二、环境保护体系 34 1、环境保护施工管理体系 34 2、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35 隧道洞身开挖及初支施工安全方案 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云南省公路建设项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安全管理办法》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2015) 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5、《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爆破安全规程》(、本项目施工图纸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等 2编制原则 表-1 杨梅山隧道 隧道名称 隧道类型 隧道长度(m) 围岩级别长度(m) 洞门形式 备注 明洞 V IV 出口 杨梅山隧道 小净距+分离式 945 6 325 620 端墙式 右洞 小净距+分离式 905 3 345 560 端墙式 左洞 表2-2 杨梅山隧道结构形式表(本合同段工程量) 布置 形式 洞门形式 长度(m) 明洞(m) 围岩级别及衬砌形式和长度(m) 备注 出口 出口段 Ⅴ Ⅳ SF5a SF5b) SF5c SFma SF4a SF4b 小净距 端墙式 905 3 92 120 130 3 - 560 左洞 端墙式 945 6 129 90 100 6 120 500 右洞 2、水文地质条件 (1)水文 隧址区水系属金沙江水系,沿线主要水系与山脉多呈南北向展布。隧址区无大型河流过境,以山涧溪流为主,多以水库拦蓄径流。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较大的高原湖泊,水资源较为丰富。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1890~1920m,为滇池盆地,较隧址区低70~160m。 (2)地质 隧道洞身段穿越侵蚀中低山区,植被发育,是基岩裂隙水的赋存层位。该裂隙水于地形低洼处排泄,常为附近村落生活、生产用水水源,隧道开挖后在影响半径内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可能对当地居民饮水带来不便。隧区主要地质层有黏土、砾岩、玄武岩、灰岩。隧道出口段灰岩分布,为废弃的采石场。未有地表径流或水体,地下水埋藏较深,边坡稳定,环境地质条件良好。 隧址区岩溶为裸露型,覆盖层厚度小于10m,大部分岩溶灰岩显露地表,呈石芽状,溶沟明显。隧道出口两钻孔均揭露溶洞,溶洞直径最大达8.8m。隧址区岩溶中等~强烈发育。岩溶对工程有较大影响。 三、施工部署 全线1座隧道工程,根据工程量和工期要求,计划安排1个隧道队伍进行施工,双洞同时掘进。杨梅山隧道弃碴弃至6号弃土场处,运距约1km。 1、施工安排 (1)隧道洞身段采用暗挖法施工,洞口浅埋偏压段、岩性接触带及Ⅴ级围岩小净距段采用CRD法开挖、其余Ⅴ级围岩段采用台阶分部法开挖,Ⅳ级围岩段采用三台阶法开挖;备用开挖方法采用单侧壁导坑开挖法。施工中应遵循“少扰动、快加固、勤量测、早封闭”的方针。 (3)隧道支护施工应遵循“先超前支护,后开挖并及时初期支护;开挖由上而下,衬砌由下而上”的原则。对于Ⅴ级围岩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5m以内,Ⅳ级围岩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m以内;对于小净距段落,左右洞不能平行进行,先行隧道二衬完成段与后行隧道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小于40m。 (4)隧道深埋段衬砌辅助施工措施采用超前锚杆,初期支护为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架作为初期支护的加劲措施。 (6)隧道施工采用钻爆开挖、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运输出渣;钢筋和工字钢等采用洞外集中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