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创伤的基本概念课件
心理創傷的基本概念重大壓力創傷與症狀 和春技術學院 黃進南 創傷、心理創傷、PTSD 創傷定義: (1)根據張氏心理學辭典對「創傷(trauma)」的解釋為泛指個體遭受到的身體或精神上的創傷(張春興,民78)。 (2)Monahon(1993)指出界定「創傷」的關鍵詞彙可說是由「非比尋常的(extraordinary)」、「無法預測的(unpredictable)」、「突發的(sudden)」、「淹沒的(overwhelming)」、「損毀解體的(shattering)」與「不斷轉變的 (transforming)」。而無助感的形成往往是標定創傷的核心情緒轉化機制。 (3)Caruth(1995)認為創傷的意涵是對極度震撼、猛烈事件的反應,事後不斷出現不自主的幻象、惡夢或其他相關行為,伴隨著當下或之後的麻木無感。 (4)阮秀莉(民91)進而指出,創傷指向另一個深層的受傷,牽涉到禁忌的事件或認知,造成不確定、不明白的恐懼,以及不解的癥結,成為深深的壓抑,如果沒有經過化解,會一再以變形的方式發作,擾亂常規。 心理創傷界定 (1)??? Herman(1992)認為個體處於危機會遭遇心理創傷,而心理創傷是一種無力感(powerless)的折磨,是因為個體面對著一個具淹沒力量的事件,導致其感到無助和無力,這樣的事件也摧毀了個體對感覺和意義的聯結。 (2)??? Everly和Mitchell(1999)認為心理創傷代表一種劇烈災難引起心理上的失衡( psychological disequilibrium),這種失衡是個體無法以平常使用的因應技巧來面對心理創傷所導致。 (3)劉家雯(民92)認為心理創傷是一種複雜的、強烈的內在負向情緒反應,不一定會被個體所意識到或直接表達出來,這樣的情緒反應會使個體處於一種無助的狀態,阻礙個體因應環境的功能。 (4)Giller(2003)指出不同的學者專家對心理創傷的定義有不同的方式,其並認為心理創傷是一種個體主觀的經驗,這樣的經驗決定了一件事是否為創傷的。因此,心理創傷是個體對某一事件或持續的狀況之個人特殊經驗,這種特殊經驗導致個體失去統整其情緒經驗的能力而遭淹沒(overwhelmed),以及個體主觀經驗到生命、身體完整性、神智健全的威脅。所以,當個體遭受到淹沒時,創傷事件或情境將會產生心理創傷,讓個體感受到害怕死亡、消滅、毀壞或精神異常等。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四版(DSM-IV),創傷後壓力疾患係指個體經歷一種創傷事件,同時具備下列兩項:個體曾經驗到、目擊、或被迫面對一或多種事件,這些事件牽涉到實際發生或未發生但構成威脅的死亡或嚴重的身體傷害,或威脅到自己或他人身體的完整性;個體的反應包括強烈的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個體在臨床上有三個主要的特徵,(1)創傷事件反覆持續地被再體驗;(2)持續逃避與創傷有關的刺激,並有著一般反應性的麻木;(3)持續有警醒度增加的症狀(孔繁鐘和孔繁錦編譯,民89) 心理創傷是否演變成PTSD Foa和Meadow(1998)指出,歷經創傷之後是否會發展演變為長期的、偏態的PTSD,可以從「前創傷因素」、「創傷相關因素」、「後創傷因素」三個層面來探討。 「前創傷因素」意指個人在災難事件前的性格特質、生活史是否遭到其他類型的災難事件、先前的心理病理狀態及社會生活功能等。 「與創傷相關因素」包括災難事件的本質(如屬於天然的、人為的或技術的災害)、災難事件的嚴重程度、個人在受創期間與災難發生後的心理社會反應經驗階段等(如是否持續地過度恐懼、憤怒、感到自我罪惡感、產生嚴重解離性反應)。 「後創傷因素」含蓋社會支持,個人對災難事件的情緒上的、認知上的、行為上的運作功能,包含個人對事件意義賦予的方式、生活信念重組與人生觀改變情形等。 因此,Foa與Meadows指出,經歷創傷事件係個人是否會發展成PTSD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 心理創傷的反應 陳淑惠等人(民89)針對199位九二一震災受創者心理反應的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受創者的反應有 「惡兆的預期/影像的反覆」(含創傷後症狀與鬱灼無助感)、 「身心症候群」(含心身症狀叢結與日常作息失調)、 「刻意逃避/心理麻木」與「功能不良因應」等心理(次)結構。 陳淑惠等人進一步將創傷後的反應視為「認知功能性」的反應,認為個體在面對創傷事件及結果時,認知系統會出現三種反應 第一是闖入反應(intrusion reaction), 第二為疏離逃避或抑制性反應, 第三是過度警覺反應, 因為個人無法將創傷經驗整合至過去的生活經驗中,所以創傷經驗相關記憶會不停闖入個人腦海中,使個人有機會理解、分類並整合創傷經驗,但在個人還無法成功整合之前,每一次的闖入反應都會帶給個人巨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起重机械伤害事故防范讲义ppt模版课件.ppt
- 建筑智能化培训资料ppt模版课件.ppt
-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标准修订及专业规范ppt模版课件.ppt
- 开门红与团队精神保险公司开门红激励专题早会分享培训PPT模板课件演示文档幻灯片资料.ppt
- 建立与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有利于巩固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课件.ppt
- 建筑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及安全管理ppt模版课件.ppt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ppt课件.ppt
- 开浦兰治疗儿童癫痫进展课件.ppt
-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附图)PPT课件.ppt
- 开题报告温养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课件.ppt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课时 点的坐标特征.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3课时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5讲7.1.1条件概率(学生版+解析).doc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9讲8.1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8.1.1变量的相关关系+8.1.2样本相关系数)(学生版+解析).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2课时 加减消元法.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025年秋季学期讲义第01讲1.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学生版+教师版).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1课时 代入消元法.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3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第2课时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