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措施(二) (a)痰液清除: 1)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更换 体位和多饮水。 2)危重患者每2~3h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如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加强湿化吸入 3)严重呼衰意识不清的病人,可用多孔导管经鼻或经口给予机械吸引,吸痰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4)神志清醒者可每日2~3次超声雾化吸入 (b)缓解支气管痉挛:选用茶碱类或β2:受体兴奋剂,有助于缓解小气道平滑肌痉挛降低气道阻力及肺泡压,使痰液易于咳出。 (c)人工气道建立: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呼吸困难护理? 护理措施(三) (a)氧疗指征:慢性呼吸衰竭失代偿者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与通气有关,宜采用控制吸氧。 Ⅰ型呼衰与Ⅱ型呼衰氧疗的区别? (b)氧疗方式:一般低浓度(低于30~50%)持续给氧。途径有:鼻导管,鼻塞、氧气面罩和呼吸机给氧。氧浓度的计算? (c)氧疗监护:供氧时给予湿化,导管要固定牢固,经常检查是否通畅 缺氧的护理 ⅠⅡ型呼衰氧疗的区别 Ⅰ型呼衰和ARDS病人需要吸入较高浓度的氧,使PaCO2迅速提到60~80mmHg Ⅱ型呼衰的病人一般在PaO2<60mmHg时才开始氧疗,应予低浓度(<35%)持续给氧,使PaO2控制在60mmHg,以防因缺氧完全纠正,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失去低氧血症的刺激而导致呼吸抑制,反而会导致呼吸频率和幅度降低,加重缺氧和CO2潴留。 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头颈外科 周娜 内容 一、定义及分类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四、相关护理诊断 五、重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六、病例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 COPD) COPD是一组以慢性不可逆性或可逆性气道阻塞、呼气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总称,包括两类: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及肺气肿(emphysema). 是小气道病变(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患者中这两种原因所占的比例不同。 慢支炎: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 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因:大气污染、吸烟、感染、过 敏、其他(气道反应高、老年、营养、 遗传) 临床特征 1、慢性咳嗽:晨间咳嗽 2、咳痰:白色粘液或浆液泡沫痰 3、喘息或气促 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及两肺下部闻及散在干湿 啰音,咳嗽后可改变或消失。喘息型慢支者可闻 及哮鸣音和呼气延长 临床分型及分期 1、单纯型:咳嗽、咳痰 2、喘息型:咳嗽咳痰伴喘息,睡眠时喘息明显 急性发作期:一周 慢性迁延期:一月 临床缓解期:二月 肺功能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70%,最大通气量减少,小于预计值的80% 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病人肺功 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 时,可视为COPD COPD的特点 发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和缓解 咳、痰、喘、炎 呼气相延长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呼吸急促 COPD防治 对症治疗 防患于未然 预防呼吸道感染 积极康复治疗,包括合理的药物治疗,规范的营养治疗、氧疗、运动训练及心理治疗。 常用药物 可待因:中枢性镇咳,剧烈干咳者(恶心、呕吐、便秘) 溴已新:痰液中粘多糖纤维断裂,减低粘稠度,胃溃疡 慎用(恶心、转氨酶增高) 盐酸氨溴索: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增强呼吸道 纤毛清扫能力,润滑型祛痰药 针对痰液较多、年老体弱无力咳痰者,祛痰为主,避 免使用强镇咳药(抑制中枢,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 常用护理诊断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粘稠有关 处理治疗计划不当/无效(依从性缺失) 与相关知识缺乏有关 体温过高 与并发感染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日常活动时供养不足、疲乏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 与呼吸道阻塞、呼吸面积减少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营养失调 焦虑、无能为力、睡眠型态紊乱 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合理休息,缓解期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2.饮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饮水量),避免过多的糖类、产气食物,增进食欲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合理用药 5. 氧疗护理:持续低流量吸氧 6.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尤其呼吸的观察) ▲咳嗽咳痰的情况 ▲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和体征 ▲动脉血气分析等。 7.呼吸功能锻炼★ 缩唇腹式呼吸,呼吸操,全身运动 8.健康指导 心理指导、避免诱因(戒烟)、 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