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5第五节 旋光异构.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不对称合成的定义: 通过反应,把反应物分子中一个对称的结构单位转化成一个不对称的单位,而产生不等量的立体异构体产物。 不对称合成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13、分子的前手性和前手性碳原子 如果一个对称的非手性分子,经过一个基团被取代后或发生其他发应过程,失去了其对称性,而变成了一个非对称的手性分子,那么原来的对称分子称为“潜手性分子”,或称为“前手性分子”。 而发生变化的碳原子称为“潜手性碳原子”或“前手性碳原子”。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前手性碳原子 对称平面 手性碳原子 或 乙醛 - 前手性分子 S面 R面 d-α-羟基丙腈 l-α-羟基丙腈 R面:O-CH3-H 顺时针 S面:O-CH3-H 逆时针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14、外消旋体的拆分 外消旋体的拆分:将外消旋体的两个对映体分开, 使之成为纯净的状态。 意义: 用有机合成法进行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制备时,得到的经常是外消旋体,而往往只有一个立体异构体具有所需要的活性。如氯霉素。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 (化学法/生物法/柱层析法) (1) 化学分离法 ---形成和分离非对映立体异构体的分离法 原理:把外消旋体的一对对映体用一个纯的手性试剂转变为性质不同的一对非对映体,利用常规的分离方法分离非对映体,然后再将非对映体分别处理,可以得纯的对映体。 拆分剂:纯的手性试剂。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2) 生物分离法 ---微生物或酶作用下的分离法 (±)-N-乙酰基苯丙氨酸 乙酰水解酶 (-)-N-乙酰基苯丙氨酸 + (+)-苯丙氨酸 手性大分子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3) 柱层析法 用手性化合物作为柱色谱的吸附剂,有可能使一个外消旋体析解成旋光性的对映体。 因为非对称的吸附剂与被析解的外消旋体中的两种对映体分别的形成两种吸附物, (-)-Ads · (+)-X 和 (-)-Ads · (-)-X 它们具有非对映立体异构的关系,所以稳定性有差别,因此在洗脱的过程中,稳定性差的容易先被洗脱,于是达到析解外消旋体的目的。 *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1、偏振光和旋光活性 2、比旋光度 3、分子的对称性、手性和旋光活性 4、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5、构型的表示方法 6、费歇尔投影式 7、含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8、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9、不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现象 10、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11、旋光异构体的性质 12、不对称合成、立体选择反应与立体专一反应 13、分子的前手性和前手性碳原子 14、外消旋体的拆分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构造异构 constitutional 立体异构 Stereo- 构型异构 configurational 构象异构 conformational 同分异构 isomerism 碳链异构(如:正丁烷/异丁烷) 官能团异构(如:醚/醇) 位置异构(如:正丙醇/异丙醇) 互变异构(如:烯醇/醛酮) 同分异构现象 顺反(Z、E)异构 旋光异构 (对映异构)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1、偏振光和旋光活性 光波振动方向与光束前进方向关系示意图 普通光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波的振动方向与光的前进方向垂直。 平面偏振光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右旋“+” 左旋“-” 光活性物质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影响旋光度的因素有: 样品的本质,样品的厚度(旋光管的长度),样品的浓度(在纯液体的情况下为密度), 溶剂,温度,和波长。 为了便于比较,用比旋光度[α]来表示: α 旋光仪测得试样的旋光度 c 试样的质量浓度,单位 g/mL;若试样为纯液体则为密度 l 盛液管的长度,单位 dm 。 t 测样时的温度。 λ 旋光仪使用的光源的波长(通常用钠光589nm,以D表示) [?] t λ = α l (dm) × c (g/mL) [?] -76.3°(乙醇) 20 D 2、比旋光度 * 第五章 旋光异构 * 3、分子的对称性、手性和旋光活性 手——左、右手互为实物与镜像的关系,不能完全重合。 手性——像左右手一样,实物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