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幼儿的心理发展(金8课时)课件
概 述 何谓幼儿期? 第一节 幼儿期生理发育 一、脑的结构与功能的发育 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幼儿脑重的增加 脑重:350-400g(出生时25%)→出生时2倍(6个月)→出生时3倍(24个月)→成人脑重的75%(36个月)→接近成人脑重(7岁) 智力发展:0-3岁60% +4-6岁20%=80% 第一节 幼儿期生理发育 幼儿大脑皮层结构的发展 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分支增多、长度伸长;髓鞘化 幼儿脑电波的变化 α波逐渐取代θ波 儿童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第一节 幼儿期生理发育 第一节 幼儿期生理发育 2.幼儿皮质抑制功能的发展 大脑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注意力、思维能力、观察力、意志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的重要保证 表现为儿童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新生儿:超过20小时 1岁:14-15小时 3岁:12-13小时 5-7岁:11-12小时 大脑机能的发展 大脑机能的发展 ①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增强,条件反射易形成和巩固 a、兴奋过程:儿童觉醒时间不断增加,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条件反射易建立 b、抑制过程:进行比较精确的辨别,越来越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②两种信号系统协同发展 a、第二信号系统作用不断增长,但仍以第一信号为主 b、两种信号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开始发生 身体的发育 二、身体的发育 1.身高和体重 身高:每年4-7cm;体重:每年4kg左右 2.骨骼和肌肉 骨骼:硬度小,弹性大;肌肉:大肌群发育早,小肌群不完善;皮肤:易受伤和感染,温度调节差 身体的发育2 心肺功能和其他 3.心肺功能和其他 心肺功能比成人差;环境适应能力和疾病抵抗能力差 心脏重量:7岁已增到出生时的4-5倍,但还不及成人 脉搏:3岁:100次/分;7岁:85-90次/分;成人:72次/分 呼吸:肺活量已较前增加,但呼吸数仍较多。初生:40-44次/分;3岁:24次/分;7岁:22次/分;成人:16次/分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什么是游戏? 游戏有哪些? 游戏有什么作用?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游戏的定义 1、柏拉图的游戏定义: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 2、亚里斯多德的游戏定义: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 3、辞海定义: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一、游戏的理论 1.传统游戏理论 种族复演说: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 精力过剩说:发泄过剩精力,达到身心平衡。 生活准备说: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本能的联系活动。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成熟说:游戏是欲望而非本能。(排除环境障碍获得自由、发展个体主动性的欲望;适应环境与环境一致的欲望;重复练习的欲望) 娱乐放松说:通过游戏获得愉快,解除紧张、恢复健康。 机能快乐说:游戏让个体的身体机能愉悦。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2.现代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游戏是自我的机能,可使身体发育和社会性发展两种过程同步进行。 艾里克森: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游戏是儿童学习新的复杂的客体和事件的一种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思维与行动相结合的方法。 学习理论 桑代克: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 班杜拉:模仿成人的社会活动。 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 解决愿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借助想象、虚构的行为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进行自发性教学 3-6岁的儿童,游戏是他(她)们的主导活动.幼儿的认知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社会化过程是通过游戏来实现的.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二、游戏的种类 1.主体性游戏和客体性游戏 2.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 教学游戏 活动性游戏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1.主体性游戏和客体性游戏 主体性游戏 儿童能够改变游戏规则、内容和结果的游戏 客体性游戏 儿童对游戏的对象和内容不能加以影响和改变的游戏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2.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按目的分类) 创造性游戏: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游戏:为教育目的编制的游戏。 活动性游戏:发展儿童体力。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三、游戏的发展 1.皮亚杰的游戏认知发展阶段论 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主要是重复简单的动作和活动,其内容是基本生活的反应。 第二节 幼儿的游戏 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情境的创造性活动。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期的游戏特点,又称假装游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长沙市长郡中学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doc VIP
- CB T 3988-2008 甲板室放水塞.pdf VIP
- 时间管理培训ppt(共44张)ppt学习教案.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消防燃烧学(消校)》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2001-2020年中国大陆历年上映电影中烟草酒精镜头分析(最终版).docx VIP
- 2024阳西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滨州市基础教育满意度测评.docx VIP
- 碧桂园西北区域春季校招综合能力在线测评.docx VIP
- 2025年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完整版).pdf VIP
- 关于菏泽水浒文旅融合的调查问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