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53与MDM2基因单核苷1.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53与MDM2基因单核苷1

肝细胞癌现状 肝癌高居世界肿瘤死因谱的第三位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肝癌死亡率上升为癌症死亡的第二位 广西是我国原发性肝癌高发区,特别是扶绥,发病率达52.79/10万,广西肝癌死亡率为27.31/10万,高居广西肿瘤死因谱首位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相关危险因素在两组间的分布 哈迪-温伯格平衡 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 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层分析 结果 P53基因rs1042522位点的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按是否患乙肝、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是否有肿瘤家族史分层,均未发现使患HCC风险增高的基因型 报告人:张艳艳 导 师:余红平 教授 P53基因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编码产物野生型P53蛋白 Wtp53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为引起细胞周期阻滞 诱导细胞凋亡以及促进细胞分化, 而突变型 P53蛋白mtp53可灭活 Wtp53的功能 导致细胞转化和过度增殖而产生肿瘤行为 鼠双微体-2( Murine double minute 2 ,MDM2 )基因是1991年由Fakharzadeh等首次从3T3DM细胞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癌基因。 近年来对该基因的研究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以与p53、Rb 、ARF等多种蛋白质结合,在细胞生长、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无论是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还是在肿瘤的发生中,MDM2与p53的关系,尤其是MDM2作为负性调节因子抑制Wtp 5 3的激活转录功能以及抑制P53 抗肿瘤活性的作用得到公认。MDM2通过结合并抑制p53功能是MDM2致癌的主要方式,但还存在着非p 5 3依赖的作用机制 生理状态下,p53-MDM2负反馈环既可调节 p53蛋白活性,又可调节MDM2基因的表达,若二者间的平衡被打破,Wtp53持续表达可导致细胞生长的永久性抑制或调亡 ,MDM2表达过强则可抑制p53作用,使其功能丧失,导致细胞增殖,表现出MDM2癌基因蛋白的作用,参与肿瘤的形成 。 MDM2基因的生理功能 正常细胞中,野生型p53和MDM2之间存在着精细的平衡,它们之间形成一自我反馈环。wtp 53的激活能诱导MDM2基因的转录和MDM2蛋白的表达,MDM2蛋白与Wtp53的特异性结合而阻止 wtp53与DNA结合并抑制其反式激活功能,另一方面MDM2还可通过蛋白水解作用而促使wtp53蛋白降解,从而限制Wtp53过高的活性。应激信号可通过抑制 MDM2而使p53激活。 P53一MDM2相互作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可能: 1 MDM2基因产物p90与p53结合形成p90一p53复合体,使p53失去与靶DNA结合的能力,进而丧失转录激活和抑制细胞生长转化功能l 。 2 p90能与突变型p53( Wtp53 )蛋白结合,由于二者均各具有促进生长转化的能力,相互结合后可协同作用,获得更强的促进细胞转化和恶性变的能力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是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在人群中的发生频率大于1%,包括单个碱基(A,T,G,C)的转换、颠换,以及单个碱基的插入、缺失等表现形式。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在人类遗传基因的各种差异,有90%都可归因于SNP所引起的基因变异。在人基因组中,每隔100至300个碱基就会存在一处SNP。每3个SNP中有2个会是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的相互转变。) 1 以序列为基础的选点策略 采用PCR—测序技术路线对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筛查,寻找合适的遗传标记和潜在的功能多态,对象是错义SNP和调控区SNP等较有可能具有功能学价值的SNP,其优势在于将所选SNP的生物学价值可能性最大化,也便于进一步对这些SNP进行功能性评价 2 以标签SNP与潜在功能学SNP相结合的选点策略 首先,以Hapmap数据库为主要来源进行标签SNP的筛选,研究区域包括基因和其上下游的侧翼序列,然后将Hapmap获得的数据信息导入Haploview软件,以两两比较的r2界值0.8作为取舍标准来覆盖所有MAF=0.05的SNP,考虑所选SNP可能的功能学价值,即当多个SNP位点都可以作为标签时,优先选取引起氨基酸改变的错义SNP 一是 SNP潜在的功能性,这部分主要依据生物信息学的证据 二是SNP的群体遗传学特征,主要依据基因频率和连锁不平衡状况,我们要选择频率高于5%的改变氨基酸序列的SNP用于进一步的关联研究,因为这些更有可能是功能性的变异。对于非编码区SNP的选择,我们主要依据群体遗传学的特征,首先不可以与已经选择的SNP存在强的LD,其次应该属于中高频SNP,这样在统计学上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