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线粒体与叶绿体.pptx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线粒体与叶绿体

第六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能量流动图;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1890年,R. Altaman(德)发现线粒体,命名为bioblast。 1898年,Benda将这种颗命名为mitochondrion。 1900年,L. Michaelis用Janus Green B 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发现线粒体具有氧化作用。 1904年,Meves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线粒体。 至20世纪50年代,证实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氧化等重要的能量代谢过程均发生在线粒体中。 现在,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一、基本形态与动态特征;Mitochondrial plasticity.??Rapid changes of shape are observed when a mitochondrion is visualized in a living cell. ;Localization of mitochondria near sites of high ATP utilization in cardiac muscle and a sperm tail.?;洋葱表皮细胞内线粒体在1min时间内相继发生融合与分裂的偶联图;1.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2)线粒体融合的作用;线粒体融合与分裂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基础;线粒体融合步骤简要归纳如下: ??①锚定(docking): 两个要融合的线粒体由“融合装置”将它们锚定在一起,锚定部位称之为接触位点(contact site)。这些紧密结合的位点除了可使蛋白质穿过线粒体膜、使磷脂移动、使能量代谢顺利进行外,在不同阶段它的蛋白组成还可能不同。在接触位点上有“融合装置”的成分,当两个彼此互相靠近的线粒体外膜并列在一起时,“融合装置”被激活,可能“融合装置”暴露于胞质溶胶的部分行使锚定功能。 ;Contact Sites of Mitochondria;②外膜融合。 主要表现为两个线粒体外膜脂质分子的混合,通过“融合装置”的介导完成该过程。 ③内膜融合。 这是关键性的一步,可能伴随着融合复合物内部分子的重排。当外膜融合之后,两个线粒体内膜之间的障碍被消除,此时,内膜上并不产生新的“融合装置”,也不需要再形成一个新的锚合环使两个内膜并列,而是由同一个“融合装置”通过自身结构的变化将外膜的融合与内膜的融合耦联起来,立即启动内膜融合。如果没有这种耦联,内膜脂质的混合会明显缺乏效率。;④基质内含物的融合。 内膜融合后经过融合复合物内部分子的重排,“融合装置”恢复常态,内膜与外膜行使正常功能,两个线???体的基质内含物互相混合。线粒体合二为一,融合过程完成。;线粒体融合是细胞内独特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成分的参与和调节。 Fzo1p、Ugo1p、Mmm1p构成“融合装置”的一部分,它们在线粒体融合过程中既互相联系又发挥各自的功能。;分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线粒体融合与分裂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 包括:外膜(outer membrane)、内膜(inner membrane)、膜间隙(intermembrane)和基质(matrix)四个功能区隔 。;孔蛋白;板层状和管状;3、膜间隙:内外膜之间的间隙(6-8 nm, 可扩大),延伸到嵴的轴心部。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催化腺苷三磷酸(ATP)使腺苷酸(AMP)磷酸化而生成腺苷二磷酸(ADP)反应的酶)。 4、基质:富含可溶性蛋白质的胶状物质。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催化L-苹果酸脱氢并与草酰乙酸相互转化的酶)。;部位;三、氧化磷酸化;真核细胞中碳水化合物代谢;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进行能量转化的基础: (1)ATP合酶; (2)电子传递链; (3)内膜的理化特性。;1、电子传递链;铜原子:类似于铁硫蛋白的结构,通过Cu2+、Cu1+的变化传递电子。 ?铁硫蛋白:在其分子结构中每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结合,通过Fe2+ 、 Fe3+互变进行电子传递,有2Fe-2S和4Fe-4S两种类型。 辅酶Q:是脂溶性小分子量的醌类化合物,通过氧化和还原传递电子。有3种氧化还原形式即氧化型醌Q,QH2和自由基半醌(QH)。 ;2、电子传递链的复合物 ;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复合物的排列及电子和质子传递示意图;复合物Ⅰ NADH脱氢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作用是催化NHDH的2电 子传递至辅酶Q,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M侧)转至 膜间隙(C侧)。 电子传递的方向为:NADH→FMN→Fe-S→Q 复合物Ⅱ 琥珀酸脱氢酶,含有一个FAD,2个铁硫蛋白,作用是催化电 子从琥珀酸转至辅酶Q。 电子传递的方向为:琥珀酸→FAD→Fe-S→Q;复合物Ⅲ 细胞色素c还原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